馮俠魂三四五十年代正印小武文武生,精通南北派武打,唱做出色俊朗倜儻。42至45年受聘拍楚岫雲到越南西貢登台,深受歡迎,兩位45至47年續受聘赴泰國曼谷演出,哄動異城,上演胡不歸、暴雨殘梅、劉金定、女兒香、梁祝、王寶釧、紅娘、蘇三、梁紅玉、木蘭從軍、嫦娥、昭君等劇。馮俠魂回港後即復在各班演出。50年任洛陽春文武生拍紅光光曾君瑞蟾宮女。52年入巨班永光明,55至56年任文武生,夜戲拍楚岫雲演牛郎織女一劇連滿十個月,盧丹指持續爆滿二百多場。蘇翁也指楚岫雲演得非常叫好叫座,因她已是省港當代賣座最佳保證之票房皇者。 : 無料・フリー素材/写真
馮俠魂三四五十年代正印小武文武生,精通南北派武打,唱做出色俊朗倜儻。42至45年受聘拍楚岫雲到越南西貢登台,深受歡迎,兩位45至47年續受聘赴泰國曼谷演出,哄動異城,上演胡不歸、暴雨殘梅、劉金定、女兒香、梁祝、王寶釧、紅娘、蘇三、梁紅玉、木蘭從軍、嫦娥、昭君等劇。馮俠魂回港後即復在各班演出。50年任洛陽春文武生拍紅光光曾君瑞蟾宮女。52年入巨班永光明,55至56年任文武生,夜戲拍楚岫雲演牛郎織女一劇連滿十個月,盧丹指持續爆滿二百多場。蘇翁也指楚岫雲演得非常叫好叫座,因她已是省港當代賣座最佳保證之票房皇者。 / celebrity Chorjauwon 楚岫雲光芒四射
ライセンス | クリエイティブ・コモンズ 表示-改変禁止 2.1 |
---|---|
説明 | 楚岫雲是粵劇界頂級的花旦:她繼承流派就是要全面學習,在實踐的同時根據時代的要求發展流派,把前人所創立的藝術風格更趨完美。每一位藝員都害怕「老」的來臨,尤其女性對老特別敏感,因為青春和美麗是她們的資本,如果達到「聲色藝」三絕的目標真是夢寐所求的,可惜這類藝員確是罕見,我認為只有楚岫雲和鄭秋怡是當之無愧!潘兆賢楚岫雲:刀馬青衣集於一身刀馬青衣集一身,悲劇名優驚四座;梨園幾十顯光輝,純青技藝啓後人。過去擔綱起一個團的名旦楚岫雲就要背著幾個“葫蘆"才敢下山。同行稱她爲全才花旦。她擅演風情戲:《黛玉焚稿》、胡不歸、《暴雨殘梅》演得淒切感人纏綿愁怨;演刀馬旦武旦有鬚眉氣慨,把子功和舊戲的踩蹻功很熟練,演《劉金定斬四門》、十三妹等武戲文武雙全聲情並茂;演《王寶釧》三擊掌、別窰等排場戲成全行典範;演《紅娘》、《燕燕》伶俐活潑生鬼可人。楚岫雲既擅演刀馬旦殺四門的劉金定,又創造了翻生黛玉。既擅演秦香蓮、三娘,也創了再世紅娘、生潘金蓮。掌青衣刀馬閨門小旦多面行當藝術。刀馬旦重身段功架,造型要求剛勁挺拔,重氣度神情,如穆桂英等。武旦強調跌撲翻打,矯健威武,如《盜仙草》的白素貞、《三打白骨精》的女妖。“武戲文做”的戲,要求扮演者文武兼備,無論唱、做、念、打,都要中規中矩。清末民初粵劇受京劇影響吸收京劇武藝,如北派武場的“打脫手”等。使粵劇武旦的表演手法得到豐富的發展。一個伶人如果只會唱,不能打,這樣有許多戲不能演。武旦要掌握各種唱做基本功,還要熟練刀、槍、劍的武功。刀法有耍刀花、拖刀、抛刀及鴛鴦刀;槍法有花槍、回槍及分槍踢槍;劍法花式更多。“臺上三分鐘,台下三年功”。青年演員要苦學前人的經驗又創新發展,才能提高自己。擔綱起一個團的“正印花旦”楚岫雲,要既能演黛玉(閨門旦),也能演劉金定(刀馬旦),既演紅娘(小旦),也演王寶釧、三娘(青衣)行當,她要背著幾個“葫蘆”才敢下山。名花旦楚岫雲既演刀馬旦“殺四門”的劉金定,又創造了一個“翻生”林黛玉,掌“青衣”、“刀馬旦”、“閨門旦”等多面行當藝術。六柱制絕非取消行當,相反行當表演藝術更趨多面化(如著名花旦小飛紅就集小旦、青衣、閨門旦行當的表演藝術於一身)。一齣情僧無非是看楚岫雲的林黛玉、何非凡的賈寶玉、陸雲飛反串彩旦石春。楚岫雲演黛玉歸天,表演嘔吐真血技藝功夫,是她在演出之前先喝下紅蘇木水,然後在演出時用氣功將胃裏的紅蘇木水逼吐出來,令滿場觀眾都以為她吐出的是真血。這門藝術功夫戲行沒幾個藝人懂演。從前演戲能夠成名的伶人他她們都靠著本身優秀演技而大受歡迎的。近代的演者及觀者都全不重視表演和欣賞藝術功夫,單以唱曲聽唱滿足。48年楚岫雲在非凡響當正印花旦,她唱做兼優:圓台功、水袖功超卓,身段台風美妙優雅,做工細膩感人,唱唸聲情並茂,形神俱備,撼人心弦,演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十多劇,劇劇滿座,把不懂演戲沒有實力擔團擔票的何非凡都帶紅了。第二花旦譚玉真;第三花旦鳳凰女。楚岫雲台風在芸芸坤伶中別開生面,她秀外慧中扮相俏麗動人落落大方。唱功唸白超越第一流水準。運腔輕重緩急徐疾有致,歌聲跌宕抑揚悅耳動聽;旋律交替運用自如,咬絃露字別創一格饒有韻味!演情僧偷到瀟湘館塑造黛玉形象恰到好處,七情上面,演《荷鋤葬花》、《焚稿歸天》兩場戲最為精彩。婉約處如泣如訴,激越處蕩氣迴腸!簡直把黛玉演活了,她就是黛玉,黛玉就是她。觀衆爲之動容,聞者流涕!翻生黛玉楚岫雲之後五、六十年代先後多度重演黛玉,依然持續滿座,粵劇史上並無先例,足証她唱做之佳、演技之優、名聲之隆、票房之高、擁躉之多、愛戴之深!楚岫雲聲色藝三絕唱唸演打翻絕佳,天之驕子艷光四射充滿美的藝術魅力:刀馬青衣集一身,悲劇名優驚四座;梨園幾十歷風光。她被粵劇同行稱爲“全才花旦",擅演風情戲《胡不歸》、暴雨殘梅…,演得纏綿愁怨;演黛玉焚稿淒切感人。演刀馬旦有鬚眉氣慨,把子功和舊戲的踩蹻功很熟練,演劉金定斬四門、十三妹、佘賽花、穆桂英…文武雙全聲情並茂。演寶釧、紅娘…均也獨到出色。旦角若只會唱不能打,有許多戲不能演。武旦要掌握各種唱做基本功,還要熟練刀、槍、劍武功。刀法有耍刀花、拖刀、抛刀及鴛鴦刀;槍法有花槍、回槍及分槍、踢槍;劍法花式更多。揭「粵劇界四大名旦」之列梨園備受公認四大名旦領導不同年代,年輕的楚岫雲名噪了四十、五十、六十年代,因為楚岫雲打得演得唱得,藝術成就卓越非凡,她成功連任四大名旦跨越三個年代;衛少芳(1913)代表四十年代;年長的上海妹(1905)和譚蘭卿(1910)代表三十年代;粵劇這門傳統藝術全靠後起之秀鄭秋怡、馮錦娟、倪惠英、李淑勤、曹秀琴她們的功架技藝繼承了!楚岫雲排名在後,主要原因是四十年代初她那時演藝資歷尚淺,只得十來歲,還不足20之齡,也只是演出了幾年時間光景,但若論及聲色藝與武打藝術和各方面的演技,她實是遠勝當時幾位比她年長得多的大花旦呢!楚岫雲是位文武全才花旦,打得演得唱得,名旦當之無愧!楚岫雲是廣州和香港五十至六十年代粵劇界花旦王和四大名旦之冠;羅麗娟亦備受好評;而芳艷芬和鄧碧雲只是五十年代香港地區花旦王,娛樂之音及華僑日報主辦香港觀眾投票選舉。而陳艷儂與紅線女從未被選過花旦王。芳艷芬是於1953至1955年香港觀眾選她為香港花旦王,鄧碧雲則於1956被選香港花旦王。粵劇經歷幾代藝人的創作:形成粵語聲腔、南派武打、雅俗共賞的廣東大戲。也譜寫了一批大眾喜見樂聞的廣東音樂和粵語小曲。近代的大老倌:楚岫雲、呂玉郎、羅品超、新馬仔、芳艷芬、鄧碧雲、任劍輝、紅線女、何非凡…其中不少是佛山人(順德、南海)如薛覺先、馬師曾、譚玉真、白駒榮、李海泉、林小群、羅家寶、羅豔卿、半日安。粵劇的劇碼眾多,湊趣按數字有:一代情僧、二度梅、三帥困崤山、四郎探母、五鼠鬧東京、六國大封相、七虎渡金灘、八仙賀壽、九件衣、十奏嚴嵩…佛山大戲院兩千多個座位分成超等、一等、二等和俗稱“馬騮山”的普通位。馬騮山在樓上偏角,前面有鐵網攔住。有戲迷故意開場了兩幕才買票入場,票價五折,美其名曰“打戲釘”是戲癮大而荷包澀者橋段。五六十年代大戲院天天排滿粵劇團演出,劇團有永光明、新世界、花錦繡、日月星、大四喜、非凡響、薛覺先的覺先聲,鄧碧雲領銜的碧雲天等。每團一般演五天,新戲班一到就派人敲鑼打鼓,抬一件寫著劇名和演員名的大牌巡城做勢。凡劇團有名氣大、容貌靚的花旦小生,加上戲服鮮豔、燈光幻變和佈景奇特,必然受到戲迷的熱情追捧。唐朝王維有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當年未有電視電腦,娛樂文化缺乏,粵劇和電影成為小城文娛的主要內容。楚岫雲戰後榮歸香港一鳴驚人戰後1947年中楚岫雲從越南、泰國演罷載譽榮歸香港,即先第三度拍薛覺先演《紅娘》、《胡不歸》等劇。接著拍馮少俠、白駒榮等演《花街神女》等劇。由於她聲色藝全、能文能武,演技精湛,唱做出眾,極受歡迎,一鳴驚人,轟動省港澳,因此業界伶星、班政團體高薪挖角,搶聘她組團埋班演出。楚岫雲從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直備受高薪挖角聘請她過檔,數十載演出從不間斷,她簡直是無暇自當班主及無須自組劇團演出呢!楚岫雲在覺先聲演出一鳴驚人,雷霆萬鈞之際,梨園同業與班政家刮目相看爭相搶聘,十分搶手,當中列舉一例。當時其中有位影劇紅星張活游目睹楚岫雲勢如破竹之聲威,打算起班重金禮聘楚岫雲當正印花旦合作演出,約人在戲人茶市會面商談合作組班,計劃將議好之藝員表迅速組織新班:正印花旦楚岫雲。文武生張活游。二幫花旦徐人心等。如能成事堪稱是中上型班矣!奈何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正印花旦楚岫雲已被班政家蘇永年,簽聘了與何非凡合作,共同組織非凡響劇團。張活遊無緣與著名花旦楚岫雲結台緣,但又因缺乏信心另聘其他花旦,不作他人之想,衹好迫於把埋班計劃告吹了,索性淡出舞臺專注在香港拍電影。何非凡得運拍楚岫雲:1947年底非凡響劇團第一屆班,何非凡拍花旦芳艷芬,因票房不佳很快便散班。第二屆至第五屆班,正印花旦換了楚岫雲,劇劇狂滿,何非凡紅了起來。正印花旦楚岫雲唱演兼優,文武全才,人人喜愛,萬人空巷,紅透了半邊天:《情僧偷到瀟湘館》她演林黛玉,唱做兼優,聲情並茂,形神俱備,贏得了“翻生林黛玉”之美譽:楚岫雲表演葬花、悲秋、琴怨、焚稿、歸天…等主場戲,唱唸做功超卓優異,情感豐富,聲韻撼人心弦,創出悅耳動人的唱腔。《西廂記》她演紅娘,演得生鬼可愛、伶俐活潑,令觀眾讚不絕口。楚岫雲功底深厚,她在非凡響演出的多齣文戲中已可表現發揮出她那高超的圓台功、水袖功、美妙身段、唸白功、唱功…等多項一流絕技,贏得高度讚揚,觀眾無不拍案叫絕,嘖嘖稱奇,人人讚好,拍爛手掌。呂玉郎撬聘拍楚岫雲:1949年初楚岫雲在非凡響正演至第五屆之際,呂玉郎與蘇永年誠意搶聘楚岫雲過檔合組永光明粵劇團,出任正印花旦。楚岫雲真的加入永光明一錘鑼鼓便演足十年,永光明更成了實力威猛昭著的大型青年班霸。五十年代楚岫雲擔演十年之久的永光明劇團成了省港澳最賣座、最長壽之巨型班霸。當時廣泛流通這樣說法:『睇戲要睇永光明,永光明好人材,好演技,好唱情,富朝氣,有實力』。永光明亦是廣州唯一一個支持至最後一刻(1959年)才被迫併入國營廣東劇院的私營劇團,其雄厚實力可見一班。四、五、六十年代楚岫雲炙手可熱,紅透半邊天,廣受歡迎,她技藝之高,唱演之優,賣座之高,名聲之隆,擁躉之多,票房之佳,世界之冠,成為一時佳話。少年楚岫雲14歲紮升中型班正印花旦演活俠女英娥。皇天不負努力鑽研粵劇的她,40年加盟白玉堂之興中華,她因文武唱做唸打超卓,果然紮職至大型猛班正印花旦。38年太平劇團擁四位台柱花旦:譚蘭卿、衛少芳、羅麗娟及年輕貌美但功底深厚之神童楚岫雲,亦有嬌俏梅香鄒潔雲、鄧碧雲、鳳凰女、紅綫女。大老倌馮俠魂從那時起展開向楚岫雲追求。很理智的楚岫雲誇下海口:如不紮為大班正印花旦,永不結婚云。她很快便達成目標,還一直紅遍三四五六十年代。查她們這一雙藝海鴛鴦,結婚快離婚更快,雙方分道揚鑣。彼此各自粉墨登台,轉瞬間過了二三十年。1959至1960年廣東劇院一團當家花旦楚岫雲不願意和羅家寶合拍演出劇目,馬師曾出面說平道:亞雲妳都已經叻咗紅咗幾十年啦,重咁執著做乜,後來羅家寶要向雲姐斟茶認錯才告一段落。1952至54年平安戲院老闆聘白超鴻為太陽昇劇團文武生拍林小群,票價最高九角,屬小型班。1954年白超鴻離開太陽昇。老闆改聘羅家寶來拍林小群,其票價依然最高九角,仍屬小型班。至1955年9月老闆換聘呂玉郎過檔到太陽昇任文武生拍林小群,太陽昇即升為巨型班,票價驟升至最高二元五角。斯人永逝藝苑留香,紀念粵劇表演藝術家楚岫雲[彭壽輝、劉玲玉]提起粵劇表演藝術家楚岫雲,許多觀眾還記得她塑造的藝術形象───劉金定、十三妹、嫦娥、織女、紅娘、黛玉、王寶釧、趙顰娘、蘇三、紅娘子、林沖娘子…。舞台上的她亦文亦武,充滿藝術魅力,使人難以忘懷。48年她與何非凡主演的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十多劇,劇劇滿座,在香港廣州連演三百多場,以致當時有一家新建的酒家就命名為瀟湘館,開張當日特邀翻生黛玉楚岫雲前來剪綵致慶,剪綵之時萬人空巷觀者如雲,場面極為熱鬧墟冚!由此足見楚岫雲技藝之高,唱演之優,名聲之隆,擁躉之多,票房之佳,世界之冠。楚岫雲演林黛玉聲情並茂,唱做演技精湛,當時被譽為“生黛玉":她演荷鋤葬花觀眾為之動容,演焚稿歸天聽者垂涕。她把體質柔弱、病態懨懨、多愁善感、愛恨交煎、品格雅潔高尚的黛玉恰如其份集中表現在角色身上,塑造出一個栩栩如生的古典美人形象。楚岫雲原藉東莞出身於教師家庭,唸小學時開始練功學藝,拜粵劇名優巢雪舟為師,縱觀她的藝術道路,由武入文,曾在武打高手伍冉明手下苦練過腰腿功和跟斗功,由於她進步得快,加上名師扶掖,早在四十年代就與當時著名的演員上海妹、譚蘭卿、衛少芳齊名,譽為四大名旦,並先後與白駒榮、馬師曾、黃鶴聲、桂名揚、白玉堂、薛覺先、羅品超、馮俠魂、馮少俠、何非凡、呂玉郎、呂雁聲、羅家寶、陳笑風合作,主演過眾多名劇。楚岫雲文武全材,武功超群,表演技藝堪稱一絕,例如演《劉金定斬四門》她踩蹻出場,在舞臺上縱橫馳騁,從容自若;身紮大扣在頻繁的轉身中,扣旗不亂,旋轉如風中,但見甲裙飛舞,踩蹻殺四門的圓台碎步,猶如蓮花之舞,台風步法雅麗,關目表情靈活巧妙,身段優美,輕快灑脫,勝似流水行雲。表演水袖藝術功夫有層有次,收放裕如,翻卷疏密剛柔起垂,都注意配合從人物感情關目做手出發,花式動作別具特色,一舉一投,並非千篇一律胡亂抽卷。在紀念楚岫雲逝世五周年之際,粵劇同行憶及她生前音貌,無不動容,婉惜婉惜。演出楚岫雲名劇選場,由羅品超等名伶聯袂登臺 詹忠琨 彭壽輝楚岫雲持續無間從事粵劇事業四十多年,曾三度與薛覺先拍擋演出,蜚聲國際。她不但擅演悲劇,刀馬旦戲、排場戲演得更加獨到,早在四十年代就被譽為四大名旦。〔報訊〕為紀念粵劇表演藝術家港穗四大名旦楚岫雲而舉辦的文藝晚會,由廣東劇院老中青演員演出楚岫雲生前經典名劇戲寶選場。羅品超曾與楚岫雲合演《別窰》,他高度讚揚楚岫雲文武雙全唱做兼優:她飾演王寶釧那優雅獨到之身段做手台風,加上那强裝歡容、無言咽淚的感人表演,至今仍繞腦際。這次與林小群合演向雲姐獻上一瓣心香。《胡不歸》是一齣膾炙人口的苦情戲,飾演顰娘的楚岫雲曾使滿座欷歔;文覺非、羅家寳、鄭培英演出《別妻》、《逼媳》選場。還由中青年演員陳曉明、關青和曹秀琴、吳國華、岑海雁、林燕子等演出雲姐首本《梵宮駙馬刁蠻公主》、《劉金定斬四門》之「私探營房」、《黛玉葬花》。郎筠玉為紀念逝世藝友選演花木蘭。..痛失二花王.悼小飛紅 一九八○年劉玲玉粵劇戲迷永遠不會忘記她多年在舞臺上的音容,小飛紅原名甘慧清,新會縣人,少時家境清貧,十二歲即隨粵劇演員小叫天學藝,故取藝名小飛紅,是任劍輝師妹,她連續從事粵劇事業四十多年,1950年前曾在覺先聲、大前程等省港大班出色地歷任二幫花旦,也曾飄洋過海到美洲、檀香山、安南等國演出,她藝術精湛,觀眾喜愛,同行稱讚,當時享有二花王之盛譽。五、六十年代她是永光明劇團和粵劇院的台柱之一,她最擅長小旦行當,表演洗練純樸,形神兼備,唱腔清麗圓潤,有人曾以“自然”二字概括她的藝術風格,她一貫不跟別人爭戲份,集中精力力求演好自己擔任的角色,雖然向來都任第二花旦(或稱大配角),但往往能夠給整台戲增添不少令人神往的風彩,她悄悄地給觀眾留下了深深的好感,她長期和楚岫雲、呂玉郎、陸雲飛等紅伶合作得極好,成功演過不少膾炙人口的名劇,她參與演出的蘇武牧羊、紅菱血等劇,曾飲譽當年的省港藝壇,六十年代和陸雲飛合演三件寶、評雪辨蹤也深受觀眾歡迎。1966前一兩年間,她以飽滿的熱情積極參加紅色的種子、阿霞、沙家濱演出,分別扮演張素貞、母親、沙奶奶,仍顯示她真切純樸的藝術風格。小飛紅勤懇工作,為人心地善良,作風樸實不慕虛榮,但十年浩劫期間她雖未入“牛欄”,際遇同樣苦楚,長年的演戲積勞,她早患肺氣腫,提前衰老白髮蒼蒼病態懨懨,那時像這樣的半百老嫗仍免不了要去英德的原勞改場做四年多五七戰士,她半條人命,長年累月風雨裡摘茶,刺骨寒風中挑爛泥打泥磚...於80年十月二十六日與世長辭,享年六十五,這很令人悲嘆,恰好是“十載冰霜花事盡”,粵劇再度興起時,她已無力氣重登舞臺,默默地與觀眾永別了,人亡藝了,實是粵劇一大損失!嗚呼哀哉!粵劇二花王小飛紅:戰前一九三五年本港有一位副車花旦小飛紅,由梅香,馬旦而紮職至二幫包頭,她聲色藝俱全,每一屆新組織之劇團,等閒之正印花旦多是給這位副車花旦小飛紅所蓋過的;於是給班政家抬舉,把小飛紅提升當正印臺柱,豈料這位聲色藝俱全之小飛紅轉為正印花旦後竟然不為台下觀眾接受,八和弟子稱之生就二奶命;班政家重組新班,把小飛紅再次屈居副車花旦;凡是小飛紅當副車之劇團賣座驚人。文武狀元楚岫雲首席全能藝術旦后影劇奇才演藝奇葩,唱唸演打超卓功架了得,圓台碎步踩蹺美如蓮花之舞,水袖身段精雅勝似流水行雲,台風亮相關目表情神韻一流,演活黛玉金定紅娘眾多人物,表演創逾萬場屢創票房新高。淺談著名花旦楚岫雲的表演藝術 陳酉名粵劇大師楚岫雲的台風端凝莊重,做功利落細緻,理解角色的能力很強,表演嚴肅認真。這些都是大家所知道,也是大家所公認的。功底紮實是戲曲演員的表演基礎,我們很欣賞楚岫雲的“圓台"、“水袖"、“身段"(形體動作)的藝術創造。她的圓台功的功力十分深厚,表演時動中見靜,暢而不虛,有語言表達不了的特殊韻味。粵劇界都了解,楚岫雲年輕時期先學刀馬旦,既善翻功,也有腿功,這方面的基礎很鞏固。後來改演青衣,集文武演技於一身,兩種功力融合,巧妙運用,因此她的圓台技藝,就掌握得極有分寸。她的水袖也別具特色,有層有次,不浮不滯,她懂得演員外部表演應與角色內心活動相一致的道理。她演《黛玉焚稿》的林黛玉,《平貴別窑》的王寶釧,《胡不歸》的顰娘,《荊軻》的荊妻,《林沖》的張氏等,所運用的水袖,並非千篇一律,而是根據怨恨、激動、痛苦、憤懣、傷感等各種不同的人物感情,認真考慮它的變化,如疏密、快慢、收放、輕重、起垂、剛柔等等。她精心琢磨,肯下苦工,所謂“練死演活",楚岫雲正符合這一要求。她的表演身段靈活巧妙,輕快灑脫,令人有“動的雕塑"之感!她對表演形體動作發過議論,認為戲曲在表演現代生活時,旦角在某種情況下不妨借鑑男角的表演程式,她舉某個戲為例作了說明:一個女游擊隊員闖入險地,唱到“我似山鷹展翅飛"一句,如果演員能採用花臉行當的表演動作,把兩手伸高,過頭展開,作飛鷹翔空之勢,曲意和表演手段成為有機結合,人物性格就更加鮮明。倘只局限於旦角的原有傳統表演,墨守成規,不敢跨前一步,塑造人物必然束手無策。她又談到這位女隊員在敵人面前,忠貞不屈,指著對方痛罵的表演,認為此時可以採用鬚生運用鬚功的方法,左手撥動長鬚(女隊員撥動的當然只是胸前的長圍巾),(代鬚),然後右手直指敵人,這就更能顯出人物的英雄氣慨,否則,僅在旦角本身規範動作之中兜圈子,恐怕不容易找到“出路"。我覺得這些見解很高明,這不就意味著戲曲表演上的“突破"和“創新"嗎?楚岫雲的戲曲藝術造詣很高深,但她過早逝世,沒有更多時間讓她將自己的精湛表演傳給下一代,這是非常惋惜的事!冷水雖然清涼 珍貴異常 羅品超楚岫雲離開我們已經多年了,好像只是一瞬間的事,她給我的印象太深了,一直不能忘懷。我和她曾有兩度合作,第一次合作是一九四二年在香港平安劇團。該團的台柱除我和楚岫雲外,還有曾三多、區倩明、張活游和王中王,演出的劇目以袍甲戲《黃飛虎反五關》及《熬星降地球》等連台戲為主,還有她的《劉金定斬四門》。那時香港有幾個出名的花旦,而楚岫雲則是與薛覺先合作而受到好評的。在平安劇團合作期間,楚岫雲的好學勤奮與對藝術的嚴肅認真態度,是令人敬佩的,不管演出的戲份輕重,她都主動找對手練唱,同時,還請北派老師打套子和打一些難度較大的北派脫手,天天如是,從沒間歇。49年楚岫雲參加了永光明劇團,連演十年至59年,劇劇爆滿,對粵劇藝術又作出了新的貢獻,她在《劉金定斬四門》、《偷祭瀟湘館》、《淒涼姊妹碑》、《王寶釧》、《紅娘子》、《后羿嫦娥》和《十三妹大鬧能仁寺》…等劇的演出中,都有獨特表演。1960年省、市劇團合併後成立了廣東粵劇院,我們又再度合作了,我與楚岫雲演出《佘賽花》、《荊軻》、《林沖》等長劇和《平貴別窰》、以及楚岫雲的首本戲《黛玉歸天》等短劇,在這一次合作的過程中,我發覺楚岫雲的藝術造詣,又提高了許多,如荊軻中的荊妻,戲雖不多,但她對人物和青衣行當結合有一定的深度,給荊軻這個戲生色不少,最為突出的是演林沖之妻張氏這一角色,感人至深。從別家、遊廟開始至郊別休妻的這場戲,真是開正楚岫雲的戲路,和她合演過程中,她很注重交流與配合,在每個要點關節中,都以很高的藝術手段使對手演戲的我,感到很自然和愉快,這真像足球場上交波到位,使前鋒能把球一腳勁射入門,從而達到絲絲入扣、水到渠成的地步。又如她在送別林沖,二人見面無言可說的情景下,拿出了休書,一字一淚的唸著,當她唸第一句“林沖休棄妻張氏”時,她一直把淚水停留在眼眶內,觀眾看到的只是淚水盈盈,一滴不流出來,可是在她唸到林沖休妻的最後一句時,加上重槌鑼鼓點,隨著一句“沉腔滾花”下句。她的感情已升華到高度,她的抖音得到盡情的發揮,忍耐了分多鍾的淚水,再也忍耐不住,一滴滴的滴落衣衿了。這時,使我這個受到的表演感染,再難抑制內心的痛苦,這真是楚岫雲藝術修養的高度成就。楚岫雲後人永遠不會忘記你 郎筠玉回憶與雲姐相處的日子,如同昨天,歷歷在目楚岫雲曾師事薛覺先和上海妹,並深得其神,是薛門很有造詣的弟子,她為藝術拚搏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就算成名之後,她仍然堅持練功,為演好劉金定踩翹斬四門,曾連續多天練習踮腳挑水上三樓,楚岫雲既工於青衣,也長於閨門旦、刀馬旦則更有獨到之處,她聲音清脆,扮相嬌俏,表演細膩,身段優美,臺步輕盈,是行內不可多得的佼佼者。50年我從海外歸來組建珠江劇團,戲改會原安排我演薛派名劇《胡不歸》但我早慕楚岫雲之名,她演的青衣和苦情戲確比我好,於是,便建議改由楚岫雲參加的永光明劇團演出,《胡不歸》演出後,楚岫雲果然不負眾望,深受廣大觀眾讚譽。神童楚岫雲十一歲起在上海演出1934年 天仙樂在特別區演出。演員:楚岫雲、黎明鍾、謝醒儂、百日紅、楊名聲、紅衣女。劇目:《六國大封相》、《趙子龍》、《道學先生》、《食齋蛇》、《凡鳥恨屠龍》、《洞房三怪變》、《羅成》、《摩登地獄》、《嶽飛出世》、《夜光杯》、《樊梨花》、《戲諸侯》、《猛龍》、《天上笙歌》、《龍鳳再生緣》。1934年11月15日上海廣東大戲院特聘“華山玉劇團”。演員:靚華亨、楚岫雲、段劍沖、李松坡、譚玉蘭、賽子龍、譚少鳳。劇目:《陳友諒兵下南昌》、《迷魂網》、《薛家將》、《兇手是情人》、《腸斷蕭郎》、《陳宮罵曹》、《虎吻偷香》、《賭鬼打城隍》、《銀宮豔盜》、《六國大封相》、《呂洞賓》、《何仙姑》等。1935年2月上海廣東大戲院“華山玉劇團”調整演員陣容繼續演出。演員:楚岫雲、王醒伯、牡丹蘇、李松坡、梁淑卿、盧雪鴻、王振聲、段劍沖、賽子龍、儂非女、黃少秋、陳少泉、謝福培、靚蛇仔。劇目:《麒麟崖》、《寶鏡重圓》、《情場怪傑》、《錦繡香囊》、《昆侖劍》、《三取龍鳳劍》、《血灌自由花》、《老嫩情人》、《二叔公搏命》、《武大郎娶妻》、《咸濕皇帝》、《寶蝴蝶》、《夜探嚴相府》、《昭君娘娘二卷》。1935年5月21日上海廣東大戲院特聘“金龍男女劇團”。演員:陳皮鴨、上海妹、楚岫雲、段劍沖、趙驚雲、林鷹揚、鄧少秋、紫雲霞、胡小寶、顔思德、馬夢先。劇目:《吳越春秋》、《雙封相》、《狀元貪駙馬》、《迫夫同殺父》、《春滿壽星橋》、《可憐秋後扇》、《花蝴蝶》、《佳偶兵戎》、《潘金蓮出嫁》《大妗戲新郎》、《獸陣銅崖》何非凡(1917—1980),從跑龍套開始。師事李叫天、陳醒章、石燕子等。曾當過馬旦。先後加入「大羅天」、「黃金」、「樂其樂」、「紅棉」等劇團,未有成名。1947年底何非凡自組第一屆非凡響劇團,第一屆班拍花旦芳艷芬,票房未有起色,散班收場。1948年初何非凡自組第二屆非凡響,這一屆班他換聘從外國演出載譽歸來香港的名花旦楚岫雲任正印花旦,楚岫雲精湛卓絕的表演技藝成功令非凡響劇團一轉頹勢,第二屆班至第五屆非凡響班果然一飛沖天,劇劇爆滿,情僧偷到瀟湘館一劇連滿百餘場,劇中楚岫雲演林黛玉爐火純青,聲情並茂,入木三分,動人心絃,贏得了“生黛玉”之美譽,再加上名醜陸雲飛哄得台下大笑。楚岫雲在《西廂記》演紅娘一角絲絲入扣,維妙維俏,精彩絕倫,再贏得了“生紅娘”之美譽,而楚岫雲的唱腔流水行雲,脫穎特出,唱功繞樑三日,被譽為「岫雲腔」,合作年半以來,第二屆非凡響班至第五屆賣座成功令班主拍檔何非凡的名聲也因而響了起來。岳清在月刊指鄧碧雲與上海妹、譚蘭卿等為50年代廣州四大名旦。這該是極之毫無根據,因為上海妹等幾人在那個年代已是極度走下坡的了,無人會喜歡看她們的花旦戲了。至於鄧碧雲她在50年代時期仍未站穩巨型班的正印位置,當時她拍的薛覺先已是極度走下坡的,覺雲天劇團於現在看來當是人才濟濟,除薛、鄧二人,還有麥炳榮和羅艷卿組成中型班。曾在廣州平安戲院看過這個團演的「月宮寶盒」,戲好景靚,可惜在廣州不多台期,主要在鄉間演出,不久又散班了,後來鄧碧雲又改拍陳燕棠、盧海天了。楚岫雲講過,50年代她正在休暑時,薛覺先就曾邀請她組團來港演出,她說她沒有答應,薛覺先就說如果妳不答應我就去找鄧碧雲、芳艷芬喇!1942年覺先聲劇團在澳門演出時正印花旦是楚岫雲,不是鄧碧雲,後來覺先聲移師內地,鄧碧雲加入新聲當二幫花旦,她後來又到了大陸四鄉演出。查實當時新聲只是在澳門鄉間演出的落鄉小型班而已。陳艷儂戰前曾在興中華劇團任三幫花旦,戰時才轉到澳門新聲任正印,且看任劍輝和小飛紅等的太平艷影劇團可見,該班演的夜戲大堂前座票價也只是收五毫左右。在當時同一時期別的大班演的夜戲則收一元多二元大堂前座,所以後來小飛紅加盟覺先聲劇團也只是當其三幫花旦,可見其概也。戰後任劍輝從澳門來港,五零年時加盟將走下坡的陳錦棠的錦添花,也只是當其二幫小生而已。不久羅麗娟離開錦添花去拍何非凡,錦添花劇團才改由二幫芳艷芬升為正印花旦。楚岫雲傳奇花旦王楚岫雲文武狀元影劇奇才演藝奇葩,唱做精優,名聲響徹雲霄首席藝術旦后,功架一流造詣極高,圓台、水袖、身段、碎步、踩蹺、靠靶圓台、水髮,功夫頂好。金雞獨立、擘一字馬、雙飛腳、打大翻、打真軍、拗腰、推車、車身、車輪、起霸、搶背、跨背、觔鬥、吊模、大架、大跳、小跳、紥腳、踩蹻…等功架全部精通,技藝卓絕。舞旗、舞劍、耍刀、耍劍、耍鞭、耍槍、拋槍、踢槍、分槍、回槍各欵脫手北派武打精練,武藝高超,登峰造極,種種難度極高的南北派功架卓越,爐火純青:觀眾稱讚她的圓台猶如蓮花之舞,身段優美勝似流水行雲;圓台、碎步、身段、水袖靈活巧妙別具特色;塑造人物角色絲絲入扣,表演細緻膩密;戲路廣闊縱橫,演男女老少皆能勝任裕如,不論文場或武戲都演得同樣精彩出色:既精於閨門旦,也擅長青衣和小旦,演武旦、刀馬旦更是一絕,演技出神入化、維肖維妙,受到行內外好評讚譽,花旦行中公認第一。楚岫雲獨步梨園南國牡丹,威震藝壇數十春秋享譽海外內省港澳。唱做造詣高深奧妙,擅唱傳統梆黃,聲情腔意並重,聲腔獨特怡悅,情感流露無遺,充滿雲腔韻味,優點以聲傳情,特色依字行腔,字字清晰鏗鏘,句句腔韻兼備,曲曲委婉醉人,演繹不同人物角色,唱出不同腔韻歌調,聲腔快慢高低起伏抑揚頓挫,音韻旋律迭蕩多姿節奏鮮明,表達劇中人物思想感情恰到好處,演唱喜怒哀樂悲苦恨憤情感豐富,聲情並茂,扣人心絃,精彩絕倫。楚岫雲從三十年代成名至六十年代長期演出無間,她的舞臺表演創超逾萬場的佳績,主演過的首本名劇多不勝數,略述她生平塑造的經典代表佳作形象有南海觀音、刁蠻公主、華山聖母、雙陽公主、劉金定、葛嫩娘、穆桂英、梁紅玉、女兒香、十三妹、紅娘子、猩猩女、武潘安、孟麗君、花木蘭、佘賽花、樊梨花、林黛玉、玉堂春、卓文君、王昭君、王寶釧、祝英台、倫碧容、秦香蓮、潘金蓮、趙顰娘、白蛇精、趙京娘、董小苑、可憐女、李三娘、嫦娥、紅娘、織女、香妃、燕燕、西施、刁嬋、虞姬、金釧、夷娜、李仙、林沖娘子、長平公主…等古典角色形象都曾栩栩如生、維妙維肖、活靈活現於舞臺之上,當年風靡了萬千的戲迷,深印觀眾腦海深入民心,長期得到廣大觀眾歡迎愛戴,屢創票房新高傳奇佳績。楚岫雲從幾歲學藝練功,先演梅香,不久升做下鄉班第二花旦,1934年至35年在上海演出,36年她來到香港先任覺先聲劇團三邦花旦,執生演出正印花旦出色,一夜成名。後又參加拍攝電影,37年在光華劇團和盧海天、上海妹等合作,她當演劇中正印花旦演出俠女林英娥等,因唱演技藝出眾,聲名大噪,同時又拍電影,三八年她十五歲上演了第一部電影《梅知府》,當女主角倫碧容,至四一年主演過十多部電影全部當演女主角。三九年當上桂名揚的泰山劇團正印花旦,同年她受聘到美加演出,深受歡迎,四O年當她自加拿大返港,白玉堂即聘請她任第二及正印花旦,演至四一年底,主演《黃飛虎反五關》、《三審玉堂春》、《劈山救母》等名劇。四二年春薛覺先聘她任正印花旦,主演名劇《紅娘》、《暴雨殘梅》、《嫣然一笑》、《胡不歸》等。接著羅品超又聘她為正印花旦,演出《劉金定斬四門》、《熬星降地球》等劇。四二年夏季再任覺先聲劇團正印花旦過澳門演出數月。秋冬前往大陸湛江、赤坎、玉林等地上演後,即被受聘和馮俠魂往泰越、東南亞各地登台演出,哄動越南和泰國。她在外地一直演至四七年秋才返港演出粵劇和拍電影,至五O年拍演了《劉金定斬四門》、《可憐女》、《夏迎春》、《黛玉葬花》、《啼笑姻緣》等影片。楚岫雲1948年初在香港和何非凡合演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十多個文戲,劇劇滿座,觀眾與同業及報章一致讚譽這位特別是演活了林黛玉的青春美艷花旦聲色藝全前途遠大,她擁有卓越一流演技,唱做表演俱佳,已達爐火純青最高境界,以致萬人空巷爭看『生黛玉』,她大獲好評紅透了半邊天,因而創了演出三百多場滿座的佳績,同時也造就了何非凡這名字開始響噹噹起來。楚岫雲1949年初和呂玉郎、白超鴻、小飛紅和陸雲飛等合組永光明劇團,長年長月連續不間演出,四九至五九年初長期旺台爆棚,夜戲每劇必連演一二百至二三百場的滿座,轟動梨園,開創了持續演出十年的長壽班霸傳奇佳績。楚岫雲在永光明曾演過不少名劇,演至1959年初才轉入廣東粵劇院第一團,任正印花旦至1965年再演了不少好戲,如《黛玉歸天》、《佘賽花》、《蘇三起解》、《猩猩女追舟》、《胡不歸》、《斷橋會》、《月夜借紅燈》、《別窰》、《回窰》、《荊軻》、《林沖》、《李文茂》等再創佳績。她多彩多姿的演藝事業自三十年代中一直持續不停演出至六十年代中,從沒中斷過。楚岫雲這位名伶紅遍四個年代伶影雙棲紅極一時,三十年代起當上正印花旦,持續無間跨代至1965年很長的時光裏都是一流大班正印花旦,實是數代的名旦:曾傳奇創出多項獨一無二第一佳績,屢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票房新高峰,她還創了由花旦獨力擔綱起一個劇團,擔票擔戲演出各類文武角色,集刀馬旦、青衣、閨門、小旦於一身,排場功架了得,唱做出色武打超卓,演悲喜劇全居勝首,創出粵劇史上空前絕後新一頁佳績。過去凡有她演出的戲班就必創驚人賣座紀錄。她擔綱的永光明更持續爆滿長達十年,49年初至59年初一直賣座爆棚夜戲每劇爆滿過百至數百場。長勝班霸永光明每一齣夜戲都必能持續上演過百至三百場次爆滿,49年初至59年初一直賣座爆棚。文武雙全唱做兼優之楚岫雲演林黛玉、劉金定、可憐女、梁祝、王寶釧、胡不歸、嫦娥、蘇三等更各曾演上六七百場滿座,創了今古無雙最高票房紀錄。她畢生創了演出多達萬場。其影劇事業已於少年三四十年代紅得發紫,五六十年代舞台演出更達光輝燦爛至巔峰,演藝佳績賣座率均空前絕後,梨園界無出其右。她先後拍紅了何非凡、呂玉郎、羅家寶、陳笑風,六十年代重拍羅品超、呂雁聲、羅家寶再創粵劇新高峰。這都是楚岫雲驕人的輝煌成就、驚人創舉佳績實錄。長勝班霸永光明當年廣州的電台都常常現場直播永光明劇團在戲院演出的劇目,同一個晚上裡又另有其他電台選播永光明劇團的現場錄音舊劇。日間各個電台也常常播放楚岫雲和呂玉郎的獨唱或合唱歌曲。五十年代班政家蘇永年策劃下之永光明劇團紅極多時,冠絕全行,其台柱大老倌有楚岫雲、小飛紅、呂玉郎和陸雲飛四大天王,與大老倌馮俠魂、白超鴻、黃君武等台柱,演出嚴肅、表演認真,以有朝氣復加富藝術實力見稱於觀眾,台柱人靚聲靚演技佳,又擁最佳編劇撰曲、最佳樂隊拍和、最佳服裝佈景,樣樣一流水準,美侖美奐。故此劇團成立後到處演出莫不大獲歡迎,當時被首推為省港班最為收得者,創歷史票房新高峰,是則該團之實力若何,可見其概也。當年之戲人夢寐以求都想取得廣州海珠大戲院之演出權,認為乃是掘金之最好地盤,而永光明劇團卻獲簽得經常在海珠戲院上演,其時羡煞不少同業行家!第一大班永光明不但匯集了一流的大老倌、編劇和音樂人才,燈光佈景服飾、道具都是一流水準,美侖美奐,劇團每開新戲非常重視佈景道具和全體藝員的戲裝,像頭飾及衣帽鞋履等戲服都會重新購置,以達到配合劇情的需要,盡力做到整齊美觀,超值的票價最高只收2元5角。永光明劇團長期雄霸粵劇藝壇,屬首屈一指的大型猛班,且號稱長勝擂臺,從1949年初演至1959年初長期持續無間,演出十個年頭,夜戲每年平均開演兩或三個新戲,演出場次足4000多場,長期在廣州海珠、樂善、太平等大戲院上演。每年上演10個月、休假2個月(7至8月休暑停演),每月夜戲演約30場,逢星期四和星期日台柱亦演日戲(每月約演出8至10場),每場皆編演不同的劇目,例如為悼念薛覺先逝世就特別編演了含笑飲砒霜,日夜場票價一致。日夜戲每月共演40場左右,即一年演約400場,十年演了4000場,晚上準七時半開場(開場前樂隊演奏音樂),演至十二點幾或一點多鐘。永光明四九至五九年十年間,演出過眾多名符其實的首本名劇戲寶,計有《香妃》、《西施》、《葛嫩娘》、《王寶釧》、《穆桂英》、《鴛鴦劍》、《玉堂春》、《紅娘子》、《可憐女》、《卓文君》、《王昭君》、《董小宛》、《紅菱血》、《新女兒香》、《嫦娥奔月》、《蘇武牧羊》、《三娘汲水》、《牛郎織女》、《綠野仙蹤》、《梵宮駙馬》、《鴛鴦玫瑰》、《金釧投井》、《劈山救母》、《闖王進京》、《偷祭瀟相館》、《淒涼姊妹碑》、《梁山伯祝英台》、《劉金定斬四門》、《梁紅玉擊鼓抗金兵》、《十三妹大鬧能仁寺》、《沖天野鶴會嫦娥》、《狄青三取珍珠旗》、《燕燕做媒調風月》、《陳世美不認妻》…等等膾炙人口的名劇,全部叫好叫座,套套旺台爆棚,夜戲每劇持續連台上演一二百至二三百場次滿座,創了粵劇票房歷史新高,創世佳績冠蓋古今,威震省港澳。舉例《淒涼姊姊碑》、《可憐女》這類爛衫戲,並不是大製作劇目,卻同樣演出旺台爆滿,賣座驚人,《可憐女》曾於一九四九及五零年,前後兩度演出了百多場滿座,深入民心。當時飾演可憐女的楚岫雲從虎度門右邊舞臺出場,跪地移步膝行兼搖耍水髮,邊演邊唱,表演至舞臺左邊設的墳墓哭祭亡夫,這幕戲真的感人至深,觀眾頻呼好戲,掌聲雷動,楚岫雲精湛出色的表演唱做,感情非常豐富投入,使人嘆為觀止,疑是劇中人活現於舞臺之上。可憐女也能夠成為當時觀眾心目中的戲寶名劇相信其中極大原因是有賴演員高水準的唱做演精優吸引著觀眾吧!至今仍印象深刻,永久回味難忘,祇單看尾場二三十分鐘的精彩表演,已令人目不暇給,讚嘆不已。1955年9月呂玉郎離開了永光明過檔太陽昇取代羅家寶文武生之位,於一九五六年初開鑼演出,此劇團即從小型班升為大型班,票價驟升三倍,上座率更勝先前;同時加入關國華、林麗心開演二步針日戲。羅家寶則於一九五五年早已離開了太陽昇劇團,灣水停演不知去向,要於一九五六年秋才見他在永光明出現演出第一個劇目《金釧投井》,因為一九五六年中永光明文武生馮俠魂演出牛郎織女一劇途中病倒腰斬了。恰巧羅家寶仍在灣水停演還未有埋班之際,他才被邀加入了永光明,但於一九五七年他又因與楚岫雲不和離團,後來他重返細班東方紅,補陳笑風的空缺。說回永光明1955年就即時改由馮俠魂勝任文武生,人選票價一切照舊,可料演出依然爆棚轟動。但憑過往紀錄,一般戲班若是文武生或正印花旦停演或離團,必致票房不保而散班,獨有永光明劇團例外,雖是缺了位文武生呂玉郎,但卻仍尚還有花旦王楚岫雲坐陣擔飛,因為名伶楚岫雲具票房保證,乃是當代賣座冠軍之皇者,加上二花王小飛紅和醜生王陸雲飛,足見實力依然雄厚,絲毫無損票房聲威,賣座依舊驚人。開演新劇《牛郎織女》,由馮俠魂演牛郎,加入文武生蔣世勳演金童一角。《牛郎織女》從一九五五年秋演到一九五六年中,持續演出爆滿了差不多三百場次時,演牛郎的馮俠魂突然患上急病無法演出。無奈隨即找了灣水已久尚未夠班之羅家寶,加入升拍楚岫雲演出《金釧投井》,一九五七年演《鴛鴦玫瑰》其間,羅家寶鬧意見離團,永光明再即時提拔陳笑風先生接演《鴛鴦玫瑰》。永光明劇團演到一九五九年初始被轉為廣東劇院。是因早已有不少伶人及私營劇團,站不穩陣腳而轉入了公營集團矣。而永光明劇團則創出十載賣座冠軍佳績,創下了光輝燦爛耀梨園的驕人威水史頁。靚樣靚聲文武生何非凡差不多拍盡全行花旦,一九四七年底組第一屆非凡響劇團是拍芳艷芬、鳳凰女、小覺天等,因虧本只演了一屆便散夥了。四八年初再組第二屆非凡響,夥拍著名花旦楚岫雲一年多演至第五屆,演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十多齣文戲,劇劇賣座。49年初楚岫雲參加了永光明劇團演出,從此永光明劇團所演出的劇目晚晚頂籠爆棚,屢屢創下了省港澳粵劇空前絕後的歷史票房新高紀錄,永光明也就一直成為了在五十年代時期最受歡迎最賣座的巨型班霸。一九五二年英俊文武生白超鴻與林小群組織太陽昇劇團,票價最高收九角,也甚為收得,五四年白超鴻因婚姻問題離團,起初羅家寶加入演出《柳毅傳書》、《玉河浸女》等竟令票房出現一落千丈慘情,入座率少貓幾隻,逐後票房才漸見起色,不是一炮而紅,也更不是當時最收得劇目,真不知何解現在竟被訛傳為當時最賣座劇目?及後又因六十年代劇院極少給羅家寶開演新劇,他就經常找劇院內的女演員重演《柳毅傳書》等舊劇。一代名花旦楚岫雲數十春秋演出無間。演粵劇、拍電影,事業如日方中1956年楚岫雲撰寫懷念薛覺先悼文五哥!當你的噩耗傳來,我的神志不禁迷惘了,平日我是很能控制眼淚的人,這時卻不由得淚如泉湧,無法壓抑我的悲痛,我哭倒了。在粵劇界裏,你是我的典範,什麼都是好的,你的死,不僅是你我之間二十多年來崇高友誼的永恆終結,而實在是今後我的藝術生活裏再難找一個像你那樣親切愛護著我的人,我怎能不為此而感到萬分悲愴!你以卓越的才華豐富了粵劇藝術,尤其賦予我對藝術創造的活力,自從我接受你的教誨起,到悲憮著你的冰冷面孔上,你對我是那樣誠懇親切,你是我仁慈的兄長,也是良師和益友。十多年前,香港淪陷前夕,我在興中華當第二花旦的時候,你為了我的前程,接我到你家裏去住,把我看作你的妹妹,每天清早總是那樣慈祥地低聲喚我起床練嗓,你那一腔一字、點點傳神的既嚴峻而又和藹的教導,使我畢生難忘。以後,在防空洞避空襲的日子裏,你是那樣看重我,邀我到覺先聲劇團當正印花旦,那時我的心委實有點惶恐,你是紅絕一時的名演員,而我還不過是一個演技未夠精鍊,藝齡也是那麼淺薄,怎麼行呢?可是在你的鼓舞和支持下,我戰戰兢兢地勉力承擔起來。有些人曾為你和我的合作而擔心,用一種對我不大信任的眼光來向你提意見,而你不是說過麼:“她是我的妹妹,我們的合作一定會使人滿意的。”你不是用這樣的信心來支持我、愛護我,能不使我感激涕零?參加覺先聲劇團後,看到你堅決的執行演出前的操練制度,像真正演出那樣絲毫不苟、認真細緻地要求著每一個演員,你那種忠於藝術的態度,我深受感動,可是由於環境轉變,心緒一時不容易平靜下來,偶然在表演上不夠嚴肅,甚至鬧了一些彆扭,事後你總是那樣耐心地教導我,尤其你教導我演苦情戲:”光是用眼淚或者大哭一頓是不能感染觀眾的,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劇中人的內心感情,盡量運用臉部的悲哀表情;在悲慘的氣氛裏,用清爽而又淒戚的說白夾著嗚咽或號哭來進行表演,做到 面緊心鬆’,才能使觀眾發生共鳴。”你在藝術上對我的啟示,是多麼無私而使我難忘!如今,你死了,我不相信,無論在白天、黑夜,只要眼睛合攏起來,便見著你的影子,看到你微笑的臉容,然而畢竟你是死了,我哭麼?即使是眼淚枯竭了也不能訴盡我的哀思,千言萬語也說不完我的悲痛,我迷惘了,我無法再寫下去…[摘自廣州,1956年]楚岫雲全能泰斗名旦冠首 張惠惠香港年青一輩的粵劇演員可能沒聽過,也不大熟悉楚岫雲的名字,更不知她的藝術史。雲姐(楚岫雲的尊稱)是一位亦文亦武,唱、做、唸、打兼備的全能名花旦。她六歲入行學藝,師承「志士班」出身的巢雪舟前輩學藝,後又得武打尖子伍冉明師傅培訓武打基本功,練就了雲姐武場戲的扎實基礎,她功底深厚、台步輕盈、身段優美、功夫過硬,形成了一流的靠把戲,其中「扎腳劉金定」、「踩蹻著大靠」的表演更是她的拿手好戲,享譽甚丰。我有幸在六十年代廣東粵劇院裡看到雲姐與羅品超演出的《佘賽花》,她的做手、把子、圓台等盡顯其功力,十分煞食。雲姐十九歲便得到薛覺先的器重,任「覺先聲〕的正印花旦,與薛覺先合演《胡不歸》、《暴雨殘梅》、《王昭君》、《雪野哀鴻》、《金鼓雷鳴》、《西廂待月》,聲名鵲起,四八年與何非凡在非凡响劇團合演《蝴蝶大王》、《情之味》、《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十多劇更是哄動藝壇,場場爆滿,特別是黛玉《焚稿》與《葬花》兩場更是萬人爭看,一些前輩說:「無人做得番。」享有「生黛玉」的美譽。亦有人說:「南有楚岫雲,北有王文娟。〕「廣東粵劇與上海越劇都有不同的《紅樓夢》。」這戲獲得極大成功,定下了雲姐名旦的地位。雲姐從事粵劇四十餘年,曾先後與薛覺先、馬師曾、桂名揚、白玉堂、黃鶴聲、羅品超、馮俠魂、白駒榮、何非几、呂玉郎、呂雁聲、羅家寶、陳笑風等合作,也拍過電影《蕩宼志》、《八美圖》、《鍾無艷》等名片,演出粵劇有《十三妹大鬧能仁寺》、《胡不歸》、《偷祭瀟湘館》、《牛郎織女》、《可憐女》、《淒涼姊妹碑》、《嫦娥奔月》、《劉金定斬四門》、《紅娘子》、《鴛鴦玫瑰》、《西施》、《梁山伯祝英台》、《女兒香》、《暴雨殘梅》、《葛嫩娘》、《香妃》、《王寶釧》、《佘賽花》、《蘇三起解》、《貂嬋》、《綠野仙蹤》、《狄青三取珍珠旗》、《梁紅玉擊鼓退金兵》、《劈山救母》、《猩猩女追舟》、《刁蠻公主》…等百多部戲,她的精湛藝術飲譽海內外,其中五十年代與薛門弟子呂玉郎、羅家寶、陳笑風在永光明粵劇團合作時間較長。我還記得孩提時七、八歲,看過雲姐與蝦哥(羅家寶)合演的一套小數民族神話戲《鴛鴦玫瑰》,劇情很新穎感人,蝦哥飾演尼拉,他在尋找雲姐飾演的花旦夷娜時,大叫「夷娜……夷娜……」的聲音,至今仍留下我的腦海裡,可見印象何等深刻。這戲是馮志芬先生和陳冠卿先生兩位撰寫的,蝦哥也很喜歡。其實此劇很適合現在的年輕一輩去演,因題材比較新鮮。苦情戲細緻動人別樹一格雲姐不單是刀馬旦戲突出,她也擅長閨門旦戲、小旦戲,特別精通青衣戲路。她對待藝術非常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勤學苦練,因而造詣很深,她不僅扮相俏麗,表演也很細緻,演繹的苦情戲很吸引人,拿住觀眾,催人淚下。《黛玉焚稿》便是以苦情戲見稱,還有她的《金釧投井》、《可憐女》、《蘇三起解》、《斷橋會》、《闖王進京》(雲姐分飾公主、俠女)等都是以苦情戲受落。特別是與呂玉郎在永光明劇團演《王寶釧》,當中三擊掌、別窰、回窰幾場,更演得很細緻感人。首先是她出窰的動作與一般不同,比較特別。通常出窰的動作都是先上水袖,再出窰門,但雲姐的處理是:先來一個小跳,再抓袖口、上水袖、出門口,再搭袖。把水袖用得恰到好處。再就是當薛平貴入窰時,是穿著大靠的,她考慮到這樣的話很自然地他的靠旗會碰到窰上的灰塵,她便先做出擦擦灰塵吹入眼的動作,然後才再上前看清楚薛平貴的樣子,這樣的演繹是實在合理和細微,這個戲雲姐演得特別好,也有很多南派的東西,頗有睇頭。六十年代雲姐在劇院,再度和羅品超演《別窰》。此劇一直成為劇團和學校的教材戲,傳授給青年。親身教授得益不少還記得七六年文革後,剛開始恢復排演古裝戲,劇團有意培養青年,安排了我和羅赤峰(羅家寶現在澳門的徒弟)排演《林沖郊別休妻》,此戲是羅品超和雲姐的首本,接戲後我很緊張,因為是第一次演這類青衣戲,也不知怎樣才能把它演好。當時關國華身為團長認真唔話得,很關心青年人的成長,他親自帶著我到廣州西關逢源路雲姐家裡,請雲姐親自教授我,使我十分感動,只見雲姐亳無架子,細心指導我,她說:「貞娘一出場的圓台很重要,我的圓台走得特別好,你要用心學,因為林沖被奸人所害,押解滄州,貞娘思夫情切,一出場時很心急,也要走得快、走得密,走到見到林沖時才撲上前《哭相思》。」雲姐還談到戲裡很多細緻的表演,特別講到貞娘讀休書時的情感,她說:「讀休書的整個過程要有變化,一開頭可以讀慢些,讀至『一紙休書交翠袖,到死不是鳳凰籌』時,越讀越緊張,最後一句重讀時聲音要提高,音量要加重,手持著的休書不自覺地發抖,再回望林沖說『相公,你你寫錯字了』,隨即背場咬指尖,滴血於掌心修改休書。」雲姐還叮囑:「切記切記唱『反線二黃』和『戀壇中板』時不僅要唱得動聽,還要唱出情緒,唱到字字泣血,聲淚俱下。」於是,按照雲姐的囑咐、教導、指點,我回去便加緊練習圓台、唸白及唱情等等,到這戲綵排時,一些前輩看後都說我第一次演這類戲,都算交足功課,還鼓勵我繼續努力,向前邁進。後來《郊別休妻》和其他戲一道到東莞鄉鎮等地演出,觀眾都很踴躍,也獲好評,這都是和雲姐的耐心教導、細緻指點分不開,能得到她的親身點教,令我得益不少,十分慶幸。類似雲姐這類全才的表演藝術家確是稀有,他們都是有著自己一手表現獨特的藝術風格,運用高深難度的演技,把各種人物栩栩如生地,形象地演深、演透、演活在舞台上。雲姐親授張惠惠與羅赤峰演出《郊別休妻》。羅品超詳細地介紹了名花旦楚岫雲,當年和他自己同台演出別窰等劇。演出各劇時楚岫雲的身段及表演層次完美無瑕、精彩絕倫、層出不窮。她的成績顯赫,成就昭著。日後還更幫助曹秀琴體會王寶釧那般淡泊自甘、寧折不彎、善良忠貞的性格特色:青衣模範楚岫雲美德可嘉。書名:戲劇報,第1-12期作者:中國戲劇家協會出版者:藝術出版社,1986來源:密西根大學已數位化:2007年4月20日匯出書目資料讀者撰寫評論———相關書籍書目資訊香港戰前楚小姐已被聘到美加各處演出,當她在美加演出一年後返港,巨型班興中華劇團即聘她擔當第二花旦及正印花旦,和名伶白玉堂合作,接著薛覺先和羅品超對楚小姐都很器重,先後聘她在覺先聲劇團和平安劇團任正印花旦。楚岫雲從事粵劇事業數十年,曾到過美加和東南亞各地演出,1950年前她已歷任省港巨型班的正印花旦,演過眾多文武悲喜戲目,如《劉金定斬四門》、《暴雨殘梅》、《嫣然一笑》、《雪野哀鴻》、《胡不歸》、《王昭君》、《歸來燕》、《紅娘》、《霸王別姬》、《關公月下釋刁嬋》、《月上柳梢頭》、《情僧偷到瀟湘館》、《西廂記》、《花街神女》...等許多名劇,皆大受歡迎,抗戰前後曾與白駒榮、馬師曾、趙驚魂、黃鶴聲、桂名揚、白玉堂、薛覺先、羅品超、馮俠魂、馮少俠、何非凡等演出。之後和呂玉郎、羅家寶、陳笑風…等在大班永光明劇團合作演出了十年一段很長時間,至1959年,曾演出數十首本名劇戲寶,極受觀眾歡迎愛戴,繼而又和呂雁聲、陳少棠、羅品超、羅家寶、靚少佳、盧啟光拍擋。楚岫雲扮相俏麗,圓台、身段、水袖優美,唱做唸演打卓絕,既精於刀馬旦、武旦,也擅青衣和閨門旦,復能演小旦,唱、演、打八面玲瓏,故促使她少年時就成了大名,享譽電影和粵劇藝壇,一早十幾歲已紅遍省港澳,蜚聲國際。數十年來受到廣泛讚譽。睇戲要睇永光明戲迷暢敘我們一大班戲迷,少年至青年住廣州,戰後到六十年代廣州戲班很興旺,我們一眾戲迷朋友天天都看大戲,各大中小型戲班都捧場來作比較,當中令我們最好評的是《永光明劇團》:不論台柱老倌以至梅香的演出、編劇家、樂隊、佈景、服飾,樣樣一流,看永光明的戲真是看到如癡如醉,簡直是物超所值。當時省、港、澳都廣泛流傳說:『看戲最好是看永光明的戲,永光明好技藝、好唱情』。正印花旦楚岫雲更是萬中無一,演技超凡。我們一直都有追蹤她的演出,還記得一九四八年看她在非凡響演的紅娘、林黛玉等許多形象、角色,演得聲情並茂、絲絲入扣、出神入化,維肖維妙,現場觀眾都嘆為觀止,焚稿一幕她還使出嘔吐真血的功夫,賺了我們不少熱淚。四九至五九年整整十年她長駐永光明劇團,演技更上一層樓,達至爐火純青、登峰造極地步,起初主要演武戲,計有:劉金定斬四門、紅娘子、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新女兒香、穆桂英掛帥、十三妹大鬧能仁寺、嫦娥奔月、綠野仙蹤、迷樓俠影、鴛鴦劍、葛嫩娘、闖王進京、狄青三取珍珠旗…等首本,其他戲寶還有牛郎織女、相思樹、香妃、西施、燕燕、玉堂春、王寶釧、卓文君、王昭君、董小宛、紅菱血、可憐女、劈山救母、梵宮駙馬、碧容探監、鴛鴦玫瑰、金釧投井、蘇武牧羊、偷祭瀟相館、淒涼姊妹碑、梁山伯祝英台、陳世美不認妻、沖天野鶴會嫦娥…等好戲,她在永光明十年期間拍檔文武生先後為呂玉郎、馮俠魂、羅家寶、陳笑風,當時都名聲鵲起。一九五九年永光明才最後被政府納入國營廣東粵劇院,永光明亦是廣州市內能夠維持經營到最後一刻的私人劇團。六十年代楚岫雲小姐與呂雁聲、羅品超等合作至1966年,演出黛玉歸天、佘賽花、蘇三起解、白蛇傳斷橋、別窑、胡不歸、秋湖戲妻、林沖、紅燈記、荊軻等劇。粵劇紅伶楚岫雲演藝奇葩劇影奇才,刀馬旦名優,悲喜劇勝手:她能身扎大靠帥旗車身打大翻,扎腳踩蹺大打脫手北派,功架了得;圓台、碎步、水袖、身段、關目、做手等舞台技藝堪稱一絕,擅演任何角色,演活眾多人物,主演劇目千變萬化,集文武精湛演技於一身,造詣高深淵博,情感淋漓盡致,榮享活黛玉、生紅娘、活金定…等眾多美譽,曾風靡近半世紀,她深厚的功底令人敬佩!楚岫雲歌聲腔韻悅耳動人繞樑三日,楚小姐演唱最經典之唱片曲目有嫦娥夜怨、黛玉焚稿、佘賽花、董小宛思公子、金釧投井、情關俘虜…;及名劇燕燕做媒的舞台錄音! 永光明劇團戲迷群少年楚岫雲三十年代起已紅極一時,錄唱片拍電影演粵劇歌影劇齊飛躍,當上光華、泰山、興中華、覺先聲、平安等班正印花旦。39至40年受聘往美加演出。戰時戰後在泰越登台深受歡迎。47年中從泰國載譽回港,即先第三度拍薛覺先演《紅娘》等劇。接著拍馮少俠演《花街神女》等。她因聲色藝佳、能文能武、演技精湛、唱做出眾,一鳴驚人轟動省港,以致業界伶星班政團體高薪挖角搶聘她組團埋班演出。何非凡得運拍楚岫雲。呂玉郎撬聘拍她。她拍紅何非凡和呂玉郎。49至59年她擔演大型班霸永光明。她持續擔演當紅至66年,四十年代起已譽為四大名旦。唱演卓越文武全才花旦王楚岫雲聲色藝三絕,傳統排場功架了得,圓台水袖身段台風美妙超卓,紥腳踩蹺把子功頂好,做手關目神韻一流,演活黛玉金定紅娘金蓮…。岫雲歌聲情感豐滿字正腔圓娓娓動人。過去擔綱起一個團的名旦楚岫雲戲路縱橫多才多藝:演王寶釧三擊掌、別窰等排場戲成全行典範;演武戲有鬚眉氣慨,功底深厚。演黛玉焚稿、胡不歸、暴雨殘梅…淒切感人纏綿愁怨。既擅演刀馬旦:十三妹、劉金定斬四門…,又創造了翻生黛玉、再世紅娘…,掌青衣刀馬閨門小旦多面行當藝術。她紅遍三四五六十年代。興中華正印花旦楚岫雲,二花車秀英,三花陳艷儂。【翻生黛玉之憶】:首席「生黛玉」當數外形柔雅、萬千唱腔愁苦盡涵的四五六十年代花旦王楚岫雲。「雲無心而出岫」此花旦藝名也是充滿詩意,她確曾因演《劉金定斬四門》、《胡不歸》、《暴雨殘梅》、《紅娘》、《王寶釧》…等文武劇而成名享譽。48年初她與何非凡組非凡響演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十多劇,寶黛之戀演了百多場。55年在大班永光明又與呂玉郎再演寶黛戲《偷祭瀟湘館》,狂滿了三百場之多。57年拍羅家寶演金釧投井,依然哄動。61至65年演《黛玉歸天》等超過千場爆滿。四五六十年代楚岫雲持續雄霸稱王粵劇舞台上,她的永光明劇團五十年代更創連演十年之長壽班霸、十年連場爆滿之驕人紀錄佳績。楚岫雲灌唱片、演粵劇、拍電影:歌影劇事業齊飛躍,楚岫雲當紅至六十年代中。1938至1950年楚岫雲十五歲起在香港幾年間主演了近廿部經典優質好片,包括粵劇經典名劇電影至1950年。電影第一女俠楚岫雲,她集青衣、刀馬、閨門、小旦於一身,武打頂好了得,演悲喜劇全居勝首。過去凡有楚岫雲演出的劇團賣座就必創驚人紀錄。她主演的每一出劇碼例必持續上演過百至三百場次爆滿,特別是演黛玉、劉金定、可憐女、王寶釧、顰娘、嫦娥、蘇三,更是各曾演上六七百場滿座,她畢生演出多達萬場。楚岫雲未十五歲已當正印花旦演活林英娥。香港第一部電影飾女主角碧容,1950年她已在港拍了十多部。十六歲已獲聘往美加演出大受歡迎。剛十八歲當上興中華正印花旦,十九歲當覺先聲正印花旦,四十年代已是紅遍省港的名旦。她持續當紅至66年。粵劇頂級花旦王楚岫雲:省港四大名旦。她從底層梅香做起,一步一腳印。自少便練成一身刀馬旦好武藝高本領,造詣高深淵博,功底紮實,多才多藝。表演的圓台碎步功、水袖功、踩蹺功、把子…等多項功架均為人們稱譽。紅樓夢劇中好戲的她唱做超卓:唱唸動人心弦、做功細膩貼切感人、身段台風做手優美、形神俱備、演技精湛,把多愁善感品格高尚潔雅體質柔弱的黛玉恰如其分集中表現在角色上,塑造出一個栩栩如生古代美人形像。當劇情演至高潮所在的焚稿歸天兩戲碼時,她迫真的演技緊扣人心弦,台上的楚岫雲聲淚俱下,引致台下男女戲迷淚灑劇塲,極受歡迎。1957年楚岫雲、羅家寶、小飛紅的【永光明粵劇團】演《金釧投井》。楚岫雲曲集:劉金定斬四門、紅娘子、可憐女、淒涼姊妹碑(五十年代最新曲):1949年至59年,楚岫雲擔演巨型班永光明整整十年,場場滿座,晚晚夜場演出五至六小時,每劇都必定爆滿旺台過百、二百至三百場次。每星期還演出兩場日戲,全新劇目,同樣叫好叫座。楚岫雲屢創粵劇全行:省港票房新高峰,楚岫雲持續當紅至六十年代中。楚岫雲聲威震撼轟動整個梨園界。她一早十幾歲便成名擔正印,在香港拍薛覺先、白玉堂等名家。薛演名劇《胡不歸》拍檔中,最好的花旦就是楚岫雲。文武狀元聲色藝佳花旦王楚岫雲:自少苦練翻騰跌撲基本硬功夫,推車功架精妙絕倫,表演《劉金定斬四門》看到她紮腳踩蹺殺四門的走圓枱:碎步之細密、身段之優美,無不驚訝。踩蹺身紥大靠,在頻繁的轉身中,靠旗不亂,旋轉如風中,但見甲裙飛舞。這些高難度動作深印觀眾腦海深植同行心中。同行每論〝跑圓枱〞這功夫時,久已推崇楚岫雲是第一名人物,她紥腳踩蹺力斬四門的開打、跑馬和走圓枱的優美身段,全行獨一無二。楚岫雲能穿靠打大翻,車身、車輪特靚。脫手北派、雙飛腳、一字馬、耍鞭、水髮等多項功架絕技第一頂好;唱腔唸白、水袖功…全行稱讚。楚岫雲47至50年先後在覺先聲、金龍、非凡響、永光明各劇團演出之眾多劇目出版了多次楚岫雲曲集。 |
撮影日 | 2021-01-03 08:18:28 |
撮影者 | celebrity Chorjauwon 楚岫雲光芒四射 |
撮影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