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岫雲台風在芸芸坤伶中別開生面,她秀外慧中扮相俏麗動人落落大方。唱功唸白超越第一流水準。運腔輕重緩急徐疾有致,歌聲跌宕抑揚悅耳動聽;旋律交替運用自如,咬絃露字別創一格饒有韻味!演情僧偷到瀟湘館塑造黛玉形象恰到好處,七情上面,演《荷鋤葬花》《焚稿歸天》兩場戲最為精彩。婉約處如泣如訴,激越處蕩氣迴腸!簡直把黛玉演活了,她就是黛玉,黛玉就是她。觀衆爲之動容,聞者流涕!翻生黛玉楚岫雲之後五、六十年代先後兩度重演黛玉,依然持續滿座,粵劇史上並無先例,足証她唱做之佳、演技之優、名聲之隆、票房之高、擁躉之多、愛戴之深! : 無料・フリー素材/写真
楚岫雲台風在芸芸坤伶中別開生面,她秀外慧中扮相俏麗動人落落大方。唱功唸白超越第一流水準。運腔輕重緩急徐疾有致,歌聲跌宕抑揚悅耳動聽;旋律交替運用自如,咬絃露字別創一格饒有韻味!演情僧偷到瀟湘館塑造黛玉形象恰到好處,七情上面,演《荷鋤葬花》《焚稿歸天》兩場戲最為精彩。婉約處如泣如訴,激越處蕩氣迴腸!簡直把黛玉演活了,她就是黛玉,黛玉就是她。觀衆爲之動容,聞者流涕!翻生黛玉楚岫雲之後五、六十年代先後兩度重演黛玉,依然持續滿座,粵劇史上並無先例,足証她唱做之佳、演技之優、名聲之隆、票房之高、擁躉之多、愛戴之深! / 唱做唸打翻超優聲色藝#1楚岫雲戲迷團
ライセンス | クリエイティブ・コモンズ 表示-改変禁止 2.1 |
---|---|
説明 | 楚岫雲梨園驕子,億萬票房花旦王:文武技藝冠梨園,唱唸演打第一流,演盡絕世經典劇,跨代光輝傲永恆。睇戲要睇永光明,人人皆讚楚岫雲,她好演技好唱情,戲迷萬萬千,票房頂瓜瓜。影劇奇才演藝奇葩的楚岫雲,文武狀元首席全能藝術旦后,功架超凡了得,紮腳踩蹺碎步美如蓮花之舞,水袖身段精雅勝似流水行雲,台風造型關目表情神韻一流,演活黛玉金定寶釧紅娘金蓮…表演創逾萬場屢創票房新高,她的超高賣座率和票房保證,令她成為戲班班主爭聘對象,就是因為聘約多至欲罷不能,她的演藝事業三十至六十年代從沒一天間斷。網頁論壇文章:2014/09/22 13:21Eric各位認為粵劇界有誰個花旦可比得上名旦楚岫雲的藝術水準?楚岫雲(#1):2014/10/2709:56楚岫雲是粵劇界近百年來至叻,至高無尚的花旦,她文武雙全,聲色藝唱做唸演打翻俱佳,無人企及於她。(好!)(好!)(好!)楚岫雲(#3)2015042815:19楚岫雲聲色藝唱唸演打翻極佳,精通表演傳統劇排場工架藝術。(好!)省港戲劇觀眾將90高齡,看了幾十年的粵劇大戲,三十年代觀看粵劇至今。1937年看了神童楚岫雲當正印花旦,演出俠女林英娥一劇唱演打翻極佳,從那時開始當上了粵劇迷。三四十年代本港粵劇有名氣的花旦有李雪芳、譚秀珍、銀飛燕、譚玉蘭、關影憐、韋劍芳、譚蘭卿、蘇州麗、蘇州女、倩影儂、蝴蝶影、紫蘭女、上海妹、唐雪卿、衛少芳、車秀英、譚玉真、楚岫雲等等。當中楚岫雲神童最為傑出,少年十幾歲便成名。但於和平後,這批花旦名字幾乎全部消失,只有楚岫雲一人,她大紅大紮至六十年代中期,仍是居於第一花旦位置。五、六十年代才新紮花旦有紅線女1924、芳艷芬、小飛紅、羅麗娟、鄧碧雲1924、余麗珍1915、陳艷儂1917、郎筠玉1917、秦小梨、白雪仙1926、羅艷卿1924、林小群、鄭綺文、吳君麗1927、鳳凰女1925等。1937年十餘歲的楚岫雲在光華劇團,演活俠女林英娥,盡顯南北派武功,大演對拆真軍器、劈一字馬、耍刀劍等技藝。1938年楚岫雲任太平劇團日戲正印花旦拍黃鶴聲。1939年楚岫雲拍桂名揚演出萬里擁慈雲、楊八妹取金刀等連續劇。楚岫雲文武唱演精優,大演耍金刀、對拆真軍器、劈一字馬等技藝。1940年前往美國、加拿大演出。1940至1941年楚岫雲拍白玉堂,演黃飛虎反五關連續劇裡,她先演賈氏魂魄讓夫托子表演感人,後演九尾狐,大打南北派。1942年初至1942年中,楚岫雲任覺先聲正印花旦拍薛覺先,巡迴在香港利舞臺及各大戲院演出,上演暴雨殘梅、西廂記、月下紅娘、胡不歸等劇。1942年秋楚岫雲拍羅品超,演出劉金定斬四門,紮腳踩蹻身段優美,大開鐵坵墳連績劇裏,楚岫雲演紀鸞英武打場面精采。楚岫雲在各劇裏唱做表演非常出色,大演對拆真軍器,勇演南北派武功、劈一字馬、打脫手、耍刀劍等技藝,盡顯功架藝術。翻資料,“翻生黛玉”楚岫雲,有“文武女狀元”美譽,這“粵劇真正花旦王”,能文,《焚稿》、《葬花》,哀斷九迴腸;能武,演紮腳劉金定,披大靠踩蹺打大翻。走圓台全行第一,上身靜,碎步快穩,飄飄若仙。粵劇,知少少已著迷了。楚岫雲升仙已三十五年。論《情僧》而當黛玉透明,豈有此理的。高梁楚岫雲演繹各類人物角色均有獨到之處,特別是精通排場戲演出程式,再加入她自創之元素和新意念,相得益彰、巧奪天工。她優秀高超的絕藝演技被譽為有史以來粵劇界崇高的典範。梨園第一花旦王楚岫雲藝叻,聲靚,人靚,冠蓋全行。楚岫雲是位文武全才花旦,打得演得唱得,名旦當之無愧!少年楚岫雲一早十餘歲已成名大紅大紮,當上大劇團正印花旦,從三十年代十幾歲起一直至六十年代四十多歲都是獨步稱王於省、港粵劇舞台上:楚岫雲一早三、四十年代已經當紮正印花旦紅極一時,當時與她同期的很多伶人包括紫羅蓮(1922年)、鄒潔雲(1921年)、羅劍郎(1922年)、白雪仙(1926年)、羅艷卿(1924年)…等,都曾經分別在她當正印花旦的劇團中當她手下或梅香,和她同團共事一段很長時間。楚岫雲(4)2015050321:38MrsLau各位:楚岫雲聲色藝唱做唸演打翻全面,請問粵劇行有誰個花旦可媲美?楚岫雲(5)2015050513:58廣州粵劇研究五十年代廣州粵劇伶人戲班多不勝數,當時市內有十多家大戲院天天上演粵劇,我們幾個高中生家住西關,觀看粵劇非常方便,經常相約同往戲院看戲,最近平安、樂善、人民、太平等大戲院,一旦有劇團新戲上演就必購票觀看;最喜歡看永光明劇團演出嚴肅認真,台柱楚岫雲、呂玉郎、馮俠魂、陸雲飛、小飛紅各位老倌都擁有一流演技。特別是最欣賞楚岫雲的精彩表演,她唱做唸演打技藝全面頂好超水準。可是永光明一年內夜戲只演出兩三個劇本,每個劇目必演上過百場或二百及三百場才換演新戲,戲迷惟有一個戲目觀看多幾次,或觀看星期四和星期日台柱演出日戲,因為日戲一個劇目只演出幾場,曾觀看永光明台柱日戲演出《紅俠》、《女兒香》、《可憐女》下集大結局、《雪影寒梅》、《迷樓俠影》、《真假將軍》、《水浸金山寺》、《多情孟麗君》、《含笑飲砒霜》、《偷鎖玉郎心》、《梁山伯祝英台》、《鴛鴦山恩仇記》…等許多劇目。永光明劇團佈景、燈光、服飾、音樂拍和,樣樣一流。楚岫雲(#6)2015050821:54Angelababy粵劇頂級花旦王楚岫雲:省港四大名旦之一。她從底層梅香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自少便練成一身刀馬旦好武藝高本領,功底紮實,造詣高深淵博,多才多藝。表演的圓台碎步功、水袖功、踩蹺功……等多項功架均為人們所稱譽。紅樓夢劇中她唱做超卓:唱唸動人心弦、做功細膩貼切感人、身段美妙優雅多姿、形態亮麗纖秀,把多愁善感、品格高尚潔雅、體質柔弱的黛玉恰如其分集中表現在角色身上,塑造出一個栩栩如生古代美人形像。當劇情演至高潮所在的焚稿和歸天兩塲戲時,她迫真的演技緊扣人心弦,台上的楚岫雲聲淚俱下,引致台下男女戲迷淚洒劇塲,極受歡迎。(陳仕元)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楚岫雲拍盡梨園各名派,早於四十年代已被譽為四大名旦,五六十年代列名旦冠首。她先後在香港及各地拍林鷹揚、盧海天、黃鶴聲、桂名揚、白玉堂、薛覺先、羅品超、馮俠魂、馮少俠、何非凡、呂玉郎、呂雁聲、羅家寶、陳笑風。1949年7月至59年1月擔演大型班霸永光明十年。60至65年持續當紅。一代名伶楚岫雲藝苑奇珍光芒萬丈,天之驕子票房天后,影劇泰斗事業如日方中。聲色藝文武全能,盛名紅透半邊天享譽藝壇數十秋!文武悲喜劇名優,唱唸做打第一流,精通傳統排場戲,演盡絕世經典劇,創演萬場數百劇,跨代光輝傲永恆。刀馬青衣集一身,悲劇名優驚四座;梨園幾十曆風光。過去擔綱起一個團的名旦楚岫雲就要背著幾個"葫蘆"才敢下山。同行稱她爲全才花旦。她擅演風情戲:《黛玉焚稿》、胡不歸、《暴雨殘梅》演得淒切感人纏綿愁怨;演刀馬旦武旦有鬚眉氣慨,靶子功和舊戲的踩蹻功很熟練,演《劉金定斬四門》、十三妹等武戲文武雙全聲情並茂;演《王寶釧》三擊掌、別窰等排場戲成全行典範;演《紅娘》、《燕燕》伶俐活潑生鬼可人。楚岫雲既擅演刀馬旦殺四門的劉金定,又創造了翻生黛玉。既擅演秦香蓮、三娘,也創了再世紅娘、生潘金蓮。掌青衣刀馬閨門小旦多面行當藝術。文武狀元聲色藝佳花旦王楚岫雲:自少苦練翻騰跌撲基本硬功夫,推車功架精妙絕倫,表演《劉金定斬四門》看到她紮腳踩蹺殺四門的走圓枱:碎步之細密、身段之優美,無不驚訝。踩蹺身紥大靠,在頻繁的轉身中,靠旗不亂,旋轉如風中,但見甲裙飛舞。這些高難度動作深印觀眾腦海深植同行心中。同行每論〝跑圓枱〞這功夫時,久已推崇楚岫雲是第一名人物,她紥脚踩蹺力斬四門的開打、跑馬和走圓枱的優美身段,全行獨一無二。楚岫雲能穿靠打大翻,車身、車輪特靚。脫手北派、雙飛腳、一字馬、耍鞭、水髮等多項功架絕技第一頂好;唱腔唸白、水袖功…全行稱讚。楚岫雲上天賜予演藝奇才!讓她演戲獻給天下人歡樂,她聲色藝俱佳,唱做唸演打翻文武全才,天下無雙。對呀,她的紮腳踩蹺、靠靶圓台、唱腔唸白、水袖功、跑馬…等多項功架絕技全行第一,無人能及。中日戰爭發生前,稱雄粵劇紅毹的當紅花旦,還數不上紅線女,第一次聽到她名字是戰時後期。戰後粵劇興旺,花旦人材輩出,只知紅線女是由她丈夫馬師曾一手捧紅,在廣州與朋友談戲,對她的評語是“雲想衣裳花想容,前四字是形容她很受粧,戲服上身扮相俏美,後三字是不愧人比花媚。”“可惜還未脫雞仔聲。”第一次看她的戲是《我為卿狂》,果然還未脫雞仔聲,但生鬼活潑使人眼前一亮,不愧後起之秀。而馬師曾的號召力則大不如前,許多報上副刋把他戰前的男女關係寫得非常不堪,繪影繪聲,致使一沉百踩聲望大損,反之後浪逐前浪,羅品超、馮俠魂、呂玉郎、新馬仔等聲望都遠出其上,他自顧不暇,對紅線女更幫不上忙,她後來演的《麥魔鬧東京》更非人人可以接受。文武唱做唸打一流的生黛玉楚岫雲當時得令,她與何非凡在非凡響銖兩悉稱,演情之味、情僧偸到瀟湘館等十多齣文戲,劇劇爆滿,主場《黛玉葬花》《黛玉焚稿》…等更是人人琅琅上口,其餘伶人無法企及。李烈聲李彥良是粵劇發燒友,他和其時走紅一時的藝人認識,與楚岫雲、呂玉郞、何非凡、白駒榮、郞筠玉等人都有交情,其中一新紮花旦芳艷芬更是他的誼女,他為了要捧紅這個誼女不惜出錢出力,常常把戲票送給我,不止要我捧場,還要我在娛樂版上替她吹噓。人情難卻,我也為其寫過“蟮稿”看過戲,憑良心說,她那時正値靑春少艾,“十八無醜女”,何況她的確長相甜美,風姿綽約,演技上乘,在戲臺上,無論關目、台步,甚至水袖,水髮,也都中規中矩。只是她的唱腔似是口含木欖。李烈聲楚岫雲(#7)2015052718:28operafans南佗對呂玉郞分析了“永光明”班底的短處與長處。直言呂玉郞身形、樣貌不及何非凡,演風流才子便不夠吸引觀眾,但唱腔亦獨具特色。而花旦楚岫雲的苦情戲演技出色,演《情僧》一劇,亦有“生黛玉”之稱,但她的武功演技尚未有機會發揮,應該編演武戲,並配以新景凸顯她的長處。名醜生陸雲飛也應發揮其幽默唱腔,相互襯托才能打響招牌。永光明劇團1950至55年先後演出《劉金定斬四門》、《十三妹大破能仁寺》、《嫦娥奔月》…等戲,楚岫雲的“踩蹺功”盡展所長,大受觀眾歡迎。南佗還親自為呂玉郞化妝,把他略似浮腫的臉化為恰到好處的玉臉。《十三妹大破能仁寺》中,有一場戲只用了三塊硬景片就變得巧妙靈活、驚險百出,楚岫雲又有表演跳躍翻身、紮一字馬等各種武打身段的空間。在《嫦娥奔月》,飾嫦娥的楚岫雲借“威也”(鋼絲繩)橫飛天幕奔向月殿,令觀眾“拍爛手掌”…這一來,永光明劇團雄踞粵劇舞臺至1959年。而楚岫雲則持續擔演正印花旦,一直當紅至1965年。楚岫雲(No.8)2015052718:11ka(好!)(好!)楚岫雲(#9)2015/05/29 15:12楚岫雲台風在芸芸坤伶中別開生面,她秀外慧中扮相俏麗動人落落大方。唱功唸白超越第一流水準。運腔輕重緩急徐疾有致,歌聲跌宕抑揚悅耳動聽;旋律交替運用自如,咬絃露字別創一格饒有韻味!演情僧偷到瀟湘館塑造黛玉形象恰到好處,七情上面,演《荷鋤葬花》《焚稿歸天》兩場戲最為精彩。婉約處如泣如訴,激越處蕩氣迴腸!簡直把黛玉演活了,她就是黛玉,黛玉就是她。觀衆爲之動容,聞者流涕!翻生黛玉楚岫雲之後五、六十年代先後多度重演黛玉,依然持續滿座,粵劇史上並無先例,足証她唱做之佳、演技之優、名聲之隆、票房之高、擁躉之多、愛戴之深!楚岫雲(10)2015062915:58伯伯楚岫雲1938年任太平劇團三邦花旦,即日戲正印花旦,和黃鶴聲、梁醒波、羅麗娟等同台演出日戲,非常旺台。當年我母親很喜歡看楚岫雲演戲,說她演戲真係好好睇,讚她年輕又貌美,人又美,聲又靚,演戲好叻,又會劈一字馬,又會耍刀槍耍鞭弄劍,表演出許多許多從未看過的好技藝,楚岫雲和黃鶴聲的武打戲演得真係好好睇。母親是楚岫雲的超級戲迷,她從香港戰前就一直追看至六十年代文革前。當年伯伯幾歲,母親經常帶我看馬師曾和譚蘭卿演出夜戲,打戲釘,是開場後才購票入場觀戲,進入前座大堂座位經常都見空空如也,任由我們自己選擇座位,母親經常選擇前座第二三行至十餘行的座位。楚岫雲(#11)2015071015:11潘兆賢昔日被譽為生黛玉的粵劇花旦王楚岫雲在舞臺上曾紅透了半邊天,跨代戲迷對她超卓之文武功架、台風演技、身段做工、動人唱唸深印腦海永難忘懷。1948年雲姐與何非凡演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十多齣文戲。54至55年她又在永光明和呂玉郎演《偷祭瀟湘館》、60至65年再演《黛玉歸天》共過千場:她演“葬花"那輕盈臺步、優美圓台、水袖,配合嬌柔哀婉之美態,真教人眼前一亮!再看“焚稿歸天"複領略其聲腔之優雅、做工之細緻,形神俱備、撼人心弦、委婉動人、悲苦傳情、韻味醇厚、身段優美:她唱做兼優、造詣高深,已達登峯造極爐火純青極高境界。楚岫雲精通南北派武打技藝,表演傳統排場功架首屈一指。唱腔唸白喜怒哀樂情感豐滿。文武雙全戲路縱橫多才多藝。她唱做兼優,演活了無數文武經典角色:劉金定、林黛玉、猩猩女追舟、淒涼姊妹碑、女兒香、綠野仙蹤、暴雨殘梅、祝英台、三春攻城、木蘭從軍、刁蠻公主、梨花罪子、雙陽公主、鴛鴦玫瑰、葛嫩娘、紅娘子、十三妹、鴛鴦劍、穆桂英、梁紅玉、相思樹、胡不歸、武潘安、蘇三、孟麗君、卓文君、佘賽花、紅菱血、董小宛、可憐女、昭君、西施、刁嬋、嫦娥、紅娘、織女、香妃、虞姬、碧容、王寶釧、白蛇傳、英娥、金蓮、燕燕、寶蓮燈、三娘、金釧…廣州部分新紮伶人武打方面亦有可觀,但唱演較遜感情不足。能獨力擔綱起一個團之文武雙全花旦王楚岫雲貪靚軼事楚岫雲全能花旦粵劇大師,著名表演藝術家,精通文武多才多藝,唱演打佳,十全十美,技藝高超,今古無雙。年青的觀眾可惜都沒機會欣賞過她的超凡卓越技藝。因她自五○年一度來港演出後,再也沒到過扯旗山下了。不過老一輩的觀眾對於這位有「生黛玉」美稱的雲姐,怎樣也不能忘懷,給人印象最深刻是當年1954至55年她在永光明劇團,晚晚持續演活了三百幾場林黛玉,那時很多觀眾為著爭先觀賞表演,每日都會有不少戲迷羣眾站坐在戲院門前街道,隔天排長龍通宵輪候搶購戲票,場面極為轟動。【這也是永光明劇團十年如一日的現象,經常都出現戲迷深宵排隊輪購戲票的熱鬧墟冚場面,長期都皆如是】。之前1948年她和何非凡一起演出的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十多劇,也曾哄動一時,她的黛玉一時獨領風騷,風靡劇壇,轟動梨園。以致當時坊間戲迷都流傳說道:劇團單單殺出楚岫雲鼎鼎大名,演出就轟動爆棚創造票房新高。那時候有一間新開酒家就特地命名為〔瀟湘館〕,揭幕之日,特邀雲姐前來剪綵致慶,剪綵之時萬人空巷,觀者如雲,場面極為熱閙!滿街通巷都塞滿D戲迷男女非常哄動,風狂歡呼林黛玉嚟啦,林黛玉嚟啦,由此足見楚岫雲技藝之高,唱演之優,名聲之隆,擁躉之多,票房之佳,世界之冠。楚岫雲有兩個老竇,譚姓的生父、姓伍教她學藝成材的養父:雲姐隨他的一位兄弟,在梨園擅打跟斗的伍冉明(綽號顛仔明)強迫她天天練武功,練到她能打得起大翻。女花旦能夠打翻全行是很少見,無出其右,雲姐為甚麼能夠一把眼淚,一身汗肯如此這般地練功和學戲?有次亞視選亞姐出難題去問人家:「您為什麼參加選美?」累得亞姐幾乎無詞以對。但雲姐曾經在大庭廣眾回答提問她:「為甚麼學戲」時,她非常爽脆地答道:「貪靚!」跟著還補充道:「不是貪靚,為甚麼咁辛苦都肯去學戲呀?」雲姐無疑是個率真的女人,她並無扭捏做作。無怪人家「安」了她一個綽號稱爽雲。雲姐當年喜飲來路拔蘭地名酒和名牌希路咖啡,和喜吸555來路香煙,話說可補氣充聲,她喜歡每天都穿著不同花色的絲纙長旗袍,冬天則穿着海虎絨裘貂皮大衣,又喜穿著各類新款名廠高跟鞋,天天挽不同花款顏色名牌小手袋,配合全套一色,她於三十年代十餘歲已開始電曲秀髮。每日下午她必前往陶陶居與行家茶敘,每晚七時左右必會有人陪伴著她來到戲院後台,稍歇、預備裝身化妝、等候永光明準七時半開鑼演出,薛覺先和蘇永年許多時都會是她之護花使者保鏢,陪伴登台直至零晨一時前後演出完場,仍相伴於她身邊,及還有許多許多的戲迷都會排站在戲院附近街道路旁,等待著她和其他佬倌出現,雲姐的私家坐駕和長期聘用的私人司機也在等侯著她呢!楚岫雲傳奇花旦王楚岫雲文武狀元影劇奇才演藝奇葩,唱做精優,名聲響徹雲霄首席藝術旦后,功架一流造詣極高,圓台、水袖、身段、碎步、踩蹺、靠靶圓台、水髮,功夫頂好。金雞獨立、擘一字馬、雙飛腳、打大翻、打真軍、拗腰、推車、車身、車輪、起霸、搶背、跨背、觔鬥、吊模、大架、大跳、小跳、紥腳、踩蹻…等功架全部精通,技藝卓絕。舞旗、舞劍、耍刀、耍劍、耍鞭、耍槍、拋槍、踢槍、分槍、回槍各欵脫手北派武打精練,武藝高超,登峰造極,種種難度極高的南北派功架卓越,爐火純青:觀眾稱讚她的圓台猶如蓮花之舞,身段優美勝似流水行雲;圓台、碎步、身段、水袖靈活巧妙別具特色;塑造人物角色絲絲入扣,表演細緻膩密;戲路廣闊縱橫,演男女老少皆能勝任裕如,不論文場或武戲都演得同樣精彩出色:既精於閨門旦,也擅長青衣和小旦,演武旦、刀馬旦更是一絕,演技出神入化、維肖維妙,受到行內外好評讚譽,花旦行中公認第一。楚岫雲獨步梨園南國牡丹,威震藝壇數十春秋享譽海外內省港澳。唱做造詣高深奧妙,擅唱傳統梆黃,聲情腔意並重,聲腔獨特怡悅,情感流露無遺,充滿雲腔韻味,優點以聲傳情,特色依字行腔,字字清晰鏗鏘,句句腔韻兼備,曲曲委婉醉人,演繹不同人物角色,唱出不同腔韻歌調,聲腔快慢高低起伏抑揚頓挫,音韻旋律迭蕩多姿節奏鮮明,表達劇中人物思想感情恰到好處,演唱喜怒哀樂悲苦恨憤情感豐富,聲情並茂,扣人心絃,精彩絕倫。楚岫雲從三十年代成名至六十年代長期演出無間,她的舞臺表演創超逾萬場的佳績,主演過的首本名劇多不勝數,略述她生平塑造的經典代表佳作形象有南海觀音、刁蠻公主、華山聖母、雙陽公主、劉金定、葛嫩娘、穆桂英、梁紅玉、女兒香、十三妹、紅娘子、猩猩女、武潘安、孟麗君、花木蘭、佘賽花、樊梨花、林黛玉、玉堂春、卓文君、王昭君、王寶釧、祝英台、倫碧容、秦香蓮、潘金蓮、趙顰娘、白蛇精、趙京娘、董小苑、可憐女、李三娘、嫦娥、紅娘、織女、香妃、燕燕、西施、刁嬋、虞姬、金釧、夷娜、李仙、林沖娘子、長平公主…等古典角色形象都曾栩栩如生、維妙維肖、活靈活現於舞臺之上,當年風靡了萬千的戲迷,深印觀眾腦海深入民心,長期得到廣大觀眾歡迎愛戴,屢創票房新高傳奇佳績。楚岫雲從幾歲學藝練功,先演梅香,不久升做下鄉班第二花旦,1934年至35年在上海演出,36年她來到香港先任覺先聲劇團三邦花旦,執生演出正印花旦出色,一夜成名。後又參加拍攝電影,37年在光華劇團和盧海天、上海妹等合作,她當演劇中正印花旦演出俠女林英娥等,因唱演技藝出眾,聲名大噪,同時又拍電影,三八年她十五歲上演了第一部電影《梅知府》,當女主角倫碧容,至四一年主演過十多部電影全部當演女主角。三九年當上桂名揚的泰山劇團正印花旦,同年她受聘到美加演出,深受歡迎,四O年當她自加拿大返港,白玉堂即聘請她任第二及正印花旦,演至四一年底,主演《黃飛虎反五關》、《三審玉堂春》、《劈山救母》等名劇。四二年春薛覺先聘她任正印花旦,主演名劇《紅娘》、《暴雨殘梅》、《嫣然一笑》、《胡不歸》等。接著羅品超又聘她為正印花旦,演出《劉金定斬四門》、《熬星降地球》等劇。四二年夏季再任覺先聲劇團正印花旦過澳門演出數月。秋冬前往大陸湛江、赤坎、玉林等地上演後,即被受聘和馮俠魂往泰越、東南亞各地登台演出,哄動越南和泰國。她在外地一直演至四七年秋才返港演出粵劇和拍電影,至五O年拍演了《劉金定斬四門》、《可憐女》、《夏迎春》、《黛玉葬花》、《啼笑姻緣》等影片。楚岫雲1948年初在香港和何非凡合演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十多個文戲,劇劇滿座,觀眾與同業及報章一致讚譽這位特別是演活了林黛玉的青春美艷花旦聲色藝全前途遠大,她擁有卓越一流演技,唱做表演俱佳.已達爐火純青最高境界,以致萬人空巷爭看『生黛玉』,她大獲好評紅透了半邊天,因而創了演出三百多場滿座的佳績,同時也造就了何非凡這名字開始響噹噹起來。楚岫雲1949年7月又和呂玉郎、白超鴻、小飛紅和陸雲飛等合組永光明劇團,長年長月連續不間演出,四九至五九年初長期旺台爆棚,夜戲每劇必連演一二百至二三百場的滿座,轟動梨園,開創了持續演出十年的長壽班霸傳奇佳績。楚岫雲在永光明曾演過不少名劇,演至五九年1月才轉入廣東粵劇院第一團,任正印花旦至1965年再演了不少好戲,如《黛玉歸天》、《佘賽花》、《蘇三起解》、《猩猩女追舟》、《胡不歸》、《斷橋會》、《月夜借紅燈》、《別窰》、《回窰》、《荊軻》、《林沖》、《李文茂》等再創佳績。她多彩多姿的演藝事業自三十年代中一直持續不停演出至六十年代中,從沒中斷過。楚岫雲這位名伶紅遍四個年代伶影雙棲紅極一時,1940年起當上巨型班正印花旦,持續無間跨代至1965年很長的時光裡都是一流大班正印花旦,實是數代的名旦:曾傳奇創出多項獨一無二第一佳績,屢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票房新高峰,她還創了由花旦獨力擔綱起一個劇團,擔票擔戲演出各類文武角色,集青衣、刀馬、閨門、小旦於一身,排場功架了得,唱做出色武打超卓,演悲喜劇全居勝首,創出粵劇史上空前絕後新一頁佳績。過去凡有她演出的戲班就必創驚人賣座紀錄。她擔綱的永光明更持續爆滿長達十年,49年7月至59年1月一直賣座爆棚每劇爆滿過百至數百場。長勝班霸永光明每一齣夜戲都必能持續上演過百至三百場次爆滿,49年7月至59年1月一直賣座爆棚。文武雙全唱做兼優之楚岫雲演林黛玉、劉金定、可憐女、梁祝、王寶釧、胡不歸、嫦娥、蘇三等更各曾演上六七百場滿座,創了今古無雙最高票房紀錄。她畢生創了演出多達萬場。其影劇事業已於少年三四十年代紅得發紫,五六十年代粵劇演出更達光輝燦爛至巔峰,演藝佳績賣座率均空前絕後,梨園界無出其右。她先後拍紅了文武生何非凡、呂玉郎、羅家寶、陳笑風,六十年代重拍羅品超、羅家寶等再創舞台新高峰。這都是楚岫雲在粵劇舞台上驕傲的輝煌成就、驚人創舉佳績實錄。一代名花旦楚岫雲數十春秋演出無間,演粵劇、拍電影,事業如日方中一代名伶楚岫雲文武狀元唱得打得億萬票房花旦王,48年初至49年7月擔演非凡響,49年7月至59年初擔演長勝班霸永光明(五十年代最爆棚賣座之長壽大型猛班)正印花旦十年。刀馬青衣集一身,楚岫雲憑精湛文武演技、卓越之唱做唸打翻和排場功架,長年長月當紅每天擔演無間。永光明夜戲每劇例必持績爆滿百多至三百多場佳績,十年間紅遍省港粵劇界。當時港穗流通說法:睇戲要睇永光明,永光明老倌好演技、好唱情、富實力,十載票房賣座高冠全行。即時打低非凡響等所有劇團,高破情僧瀟湘館票房紀錄!接著楚岫雲續再在廣東劇院擔演當紅至66年。1956年楚岫雲撰寫懷念薛覺先悼文五哥!當你的噩耗傳來,我的神志不禁迷惘了,平日我是很能控制眼淚的人,這時卻不由得淚如泉湧,無法壓抑我的悲痛,我哭倒了。在粵劇界裏,你是我的典範,什麼都是好的,你的死,不僅是你我之間二十多年來崇高友誼的永恆終結,而實在是今後我的藝術生活裏再難找一個像你那樣親切愛護著我的人,我怎能不為此而感到萬分悲愴!你以卓越的才華豐富了粵劇藝術,尤其賦予我對藝術創造的活力,自從我接受你的教誨起,到悲憮著你的冰冷面孔上,你對我是那樣誠懇親切,你是我仁慈的兄長,也是良師和益友。十多年前,香港淪陷前夕,我在興中華當第二花旦的時候,你為了我的前程,接我到你家裏去住,把我看作你的妹妹,每天清早總是那樣慈祥地低聲喚我起床練嗓,你那一腔一字、點點傳神的既嚴峻而又和藹的教導,使我畢生難忘。以後,在防空洞避空襲的日子裏,你是那樣看重我,邀我到覺先聲劇團當正印花旦,那時我的心委實有點惶恐,你是紅絕一時的名演員,而我還不過是一個演技未夠精鍊,藝齡也是那麼淺薄,怎麼行呢?可是在你的鼓舞和支持下,我戰戰兢兢地勉力承擔起來。有些人曾為你和我的合作而擔心,用一種對我不大信任的眼光來向你提意見,而你不是說過麼:“她是我的妹妹,我們的合作一定會使人滿意的。”你不是用這樣的信心來支持我、愛護我,能不使我感激涕零?參加覺先聲劇團後,看到你堅決的執行演出前的操練制度,像真正演出那樣絲毫不苟、認真細緻地要求著每一個演員,你那種忠於藝術的態度,我深受感動,可是由於環境轉變,心緒一時不容易平靜下來,偶然在表演上不夠嚴肅,甚至鬧了一些彆扭,事後你總是那樣耐心地教導我,尤其你教導我演苦情戲:”光是用眼淚或者大哭一頓是不能感染觀眾的,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劇中人的內心感情,盡量運用臉部的悲哀表情;在悲慘的氣氛裏,用清爽而又淒戚的說白夾著嗚咽或號哭來進行表演,做到 面緊心鬆’,才能使觀眾發生共鳴。”你在藝術上對我的啟示,是多麼無私而使我難忘!如今,你死了,我不相信,無論在白天、黑夜,只要眼睛合攏起來,便見著你的影子,看到你微笑的臉容,然而畢竟你是死了,我哭麼?即使是眼淚枯竭了也不能訴盡我的哀思,千言萬語也說不完我的悲痛,我迷惘了,我無法再寫下去…[摘自廣州,1956年]楚岫雲全能泰斗名旦冠首 張惠惠香港年青一輩的粵劇演員可能沒聽過,也不大熟悉楚岫雲的名字,更不知她的藝術史。雲姐(楚岫雲的尊稱)是一位亦文亦武,唱、做、唸、打兼備的全能名花旦。她六歲入行學藝,師承「志士班」出身的巢雪舟前輩學藝,後又得武打尖子伍冉明師傅培訓武打基本功,練就了雲姐武場戲的扎實基礎,她功底深厚、台步輕盈、身段優美、功夫過硬,形成了一流的靠把戲,其中「扎腳劉金定」、「踩蹻著大靠」的表演更是她的拿手好戲,享譽甚丰。我有幸在六十年代廣東粵劇院裡看到雲姐與羅品超演出的《佘賽花》,她的做手、把子、圓台等盡顯其功力,十分煞食。雲姐十九歲便得到薛覺先的器重,任「覺先聲〕的正印花旦,與薛覺先合演《胡不歸》、《暴雨殘梅》、《王昭君》、《雪野哀鴻》、《金鼓雷鳴》、《西廂待月》,聲名鵲起,四八年與何非凡在非凡响劇團合演《蝴蝶大王》、《情之味》、《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十多劇更是哄動藝壇,場場爆滿,特別是黛玉《焚稿》與《葬花》兩場更是萬人爭看,一些前輩說:「無人做得番。」享有「生黛玉」的美譽。亦有人說:「南有楚岫雲,北有王文娟。〕「廣東粵劇與上海越劇都有不同的《紅樓夢》。」這戲獲得極大成功,定下了雲姐名旦的地位。雲姐從事粵劇四十餘年,曾先後與薛覺先、馬師曾、桂名揚、白玉堂、黃鶴聲、羅品超、馮俠魂、白駒榮、何非几、呂玉郎、呂雁聲、羅家寶、陳笑風等合作,也拍過電影《蕩宼志》、《八美圖》、《鍾無艷》等名片,演出粵劇有《十三妹大鬧能仁寺》、《胡不歸》、《偷祭瀟湘館》、《牛郎織女》、《可憐女》、《淒涼姊妹碑》、《嫦娥奔月》、《劉金定斬四門》、《紅娘子》、《鴛鴦玫瑰》、《西施》、《梁山伯祝英台》、《女兒香》、《暴雨殘梅》、《葛嫩娘》、《香妃》、《王寶釧》、《佘賽花》、《蘇三起解》、《貂嬋》、《綠野仙蹤》、《狄青三取珍珠旗》、《梁紅玉擊鼓退金兵》、《劈山救母》、《猩猩女追舟》、《刁蠻公主》…等百多部戲,她的精湛藝術飲譽海內外,其中五十年代與薛門弟子呂玉郎、羅家寶、陳笑風在永光明粵劇團合作時間較長。我還記得孩提時七、八歲,看過雲姐與蝦哥(羅家寶)合演的一套小數民族神話戲《鴛鴦玫瑰》,劇情很新穎感人,蝦哥飾演尼拉,他在尋找雲姐飾演的花旦夷娜時,大叫「夷娜……夷娜……」的聲音,至今仍留下我的腦海裡,可見印象何等深刻。這戲是馮志芬先生和陳冠卿先生兩位撰寫的,蝦哥也很喜歡。其實此劇很適合現在的年輕一輩去演,因題材比較新鮮。苦情戲細緻動人別樹一格雲姐不單是刀馬旦戲突出,她也擅長閨門旦戲、小旦戲,特別精通青衣戲路。她對待藝術非常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勤學苦練,因而造詣很深,她不僅扮相俏麗,表演也很細緻,演繹的苦情戲很吸引人,拿住觀眾,催人淚下。《黛玉焚稿》便是以苦情戲見稱,還有她的《金釧投井》、《可憐女》、《蘇三起解》、《斷橋會》、《闖王進京》(雲姐分飾公主、俠女)等都是以苦情戲受落。特別是與呂玉郎在永光明劇團演《王寶釧》,當中三擊掌、別窰、回窰幾場,更演得很細緻感人。首先是她出窰的動作與一般不同,比較特別。通常出窰的動作都是先上水袖,再出窰門,但雲姐的處理是:先來一個小跳,再抓袖口、上水袖、出門口,再搭袖。把水袖用得恰到好處。再就是當薛平貴入窰時,是穿著大靠的,她考慮到這樣的話很自然地他的靠旗會碰到窰上的灰塵,她便先做出擦擦灰塵吹入眼的動作,然後才再上前看清楚薛平貴的樣子,這樣的演繹是實在合理和細微,這個戲雲姐演得特別好,也有很多南派的東西,頗有睇頭。六十年代雲姐在劇院,再度和羅品超演《別窰》。此劇一直成為劇團和學校的教材戲,傳授給青年。親身教授得益不少還記得七六年文革後,剛開始恢復排演古裝戲,劇團有意培養青年,安排了我和羅赤峰(羅家寶現在澳門的徒弟)排演《林沖郊別休妻》,此戲是羅品超和雲姐的首本,接戲後我很緊張,因為是第一次演這類青衣戲,也不知怎樣才能把它演好。當時關國華身為團長認真唔話得,很關心青年人的成長,他親自帶著我到廣州西關逢源路雲姐家裡,請雲姐親自教授我,使我十分感動,只見雲姐亳無架子,細心指導我,她說:「貞娘一出場的圓台很重要,我的圓台走得特別好,你要用心學,因為林沖被奸人所害,押解滄州,貞娘思夫情切,一出場時很心急,也要走得快、走得密,走到見到林沖時才撲上前《哭相思》。」雲姐還談到戲裡很多細緻的表演,特別講到貞娘讀休書時的情感,她說:「讀休書的整個過程要有變化,一開頭可以讀慢些,讀至『一紙休書交翠袖,到死不是鳳凰籌』時,越讀越緊張,最後一句重讀時聲音要提高,音量要加重,手持著的休書不自覺地發抖,再回望林沖說『相公,你你寫錯字了』,隨即背場咬指尖,滴血於掌心修改休書。」雲姐還叮囑:「切記切記唱『反線二黃』和『戀壇中板』時不僅要唱得動聽,還要唱出情緒,唱到字字泣血,聲淚俱下。」於是,按照雲姐的囑咐、教導、指點,我回去便加緊練習圓台、唸白及唱情等等,到這戲綵排時,一些前輩看後都說我第一次演這類戲,都算交足功課,還鼓勵我繼續努力,向前邁進。後來《郊別休妻》和其他戲一道到東莞鄉鎮等地演出,觀眾都很踴躍,也獲好評,這都是和雲姐的耐心教導、細緻指點分不開,能得到她的親身點教,令我得益不少,十分慶幸。類似雲姐這類全才的表演藝術家確是稀有,他們都是有著自己一手表現獨特的藝術風格,運用高深難度的演技,把各種人物栩栩如生地,形象地演深、演透、演活在舞台上。雲姐親授張惠惠與羅赤峰演出《郊別休妻》。羅品超詳細地介紹了名花旦楚岫雲,當年和他自己同台演出王寶釧。演出各劇時楚岫雲的身段及表演層次完美無瑕、精彩絕倫、層出不窮。她的成績顯赫,成就昭著。日後還更幫助曹秀琴體會王寶釧那般淡泊自甘、寧折不彎、善良忠貞的性格特色:青衣模範楚岫雲美德可嘉。書名:戲劇報,第1-12期作者:中國戲劇家協會出版者:藝術出版社,1986來源:密西根大學已數位化:2007年4月20日匯出書目資料讀者撰寫評論———相關書籍書目資訊一代名伶楚岫雲“生顰娘”、“活黛玉”、“俏紅娘”眾多佳譽:1948年非凡響劇團楚岫雲、何非凡演《情之味》、《西廂記》(紅娘)、《玉樓人醉杏花天》、《夜吊白芙蓉》、《一曲鳳求凰》、《花落鴛鴦塚》、《月上柳梢頭》、《蝴蝶大王》、《福將霸王妃》、《斷雨殘雲》、《風雪夜歸人》、《風雪訪情僧》、《情僧偷到瀟湘館》、《花香襯馬蹄》…等十多個文戲,劇劇爆滿,共演三百多場紀錄空前。使何非凡的盛名亨譽至今。但情劇裏戲份不少飾演林黛玉,有“再世黛玉”稱譽的花旦楚岫雲,現今卻絕少有人提及,傳媒也“當佢冇到”,“命水”遠遠不如何非凡,讓他獨領風騷。或謂,莫非這個林黛玉係寂寂無名之輩?非也!扮演者楚岫雲,雖然年紀比何非凡年輕了好幾年,但其出身與成名都較何非凡早:戰前的三十年代中,她已拍過名伶黃鶴聲、桂名揚、白玉堂、羅品超、梁醒波;她十九歲時(一九四二年)與伶王薛覺先做對手!薛氏的經典之作《胡不歸》中的女主角顰娘,先有上海妹,後有楚岫雲飾演,一時瑜亮,各有千秋,楚岫雲更贏得“生顰娘”的美譽。六年後,半紅不黑的何非凡才因情僧出位。“擔戲匭”的主力花旦楚岫雲,再贏得“活黛玉”佳譽。這幾十年來,粵劇、電影、電視的《紅樓夢》戲多如天上星,演過林黛玉的靚女更難以勝數。但是有資深長壽的粵劇導演曾說:“這幾十年來還未見有那一位演林黛玉比得上楚岫雲。因為如楚那樣瘦骨珊珊、病態懨懨的花旦易求,但能像楚岫雲成功演出曹雪芹筆下瀟湘妃子氣質來的,除了楚岫雲一人,近幾十年來卻還是未曾見過。與何非凡分手後,楚岫雲一直拍呂玉郎、馮俠魂、陸雲飛、呂雁聲、陳笑風、羅家寶、羅品超等。66年前一路走紅。六十年代初,她拍羅家寶演過一齣以雲南少數民族愛情故事入戲的《鴛鴦玫瑰》,台風造型清麗可喜,也很登對,亦甚收得。弱不禁風的她,演《劉金定斬四門》等武打戲,穿大靠、插金旗、踩高蹻,聲情並茂,文武雙全,其刀馬旦功夫令人讚歎!四五六十年代「花旦王」楚岫雲(翻生黛玉之憶)名伶傳真杜亦有道杜惠東近歲戲劇電視劇皆不斷有人提《紅樓夢》,有人再提唱過《怡紅公子悼金釧》之「蝦哥」羅家寶才是真正「生寶玉」。而首席「生黛玉」當數外形柔雅、萬千唱腔愁苦盡涵的四五六十年代粵劇「花旦王」楚岫雲了。「雲無心而出岫」,楚岫雲藝名也充滿詩意,此花旦因演胡不歸、暴雨殘梅、劉金定斬四門等劇而成名享譽的。48年她與何非凡共組非凡響劇團演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十多劇,劇劇滿座,寶黛之戀演了百多場。54至55年,楚岫雲又與呂玉郎在永光明劇團再演寶黛戲《偷祭瀟湘館》數百場之多,57年再與羅家寶演出《紅樓夢》戲目《金釧投井》依然哄動,60至65年演出《黛玉歸天》共過千場滿座。楚岫雲才兼文武,唱唸演打翻、手眼身步髮各種南北功架卓絕第一。文武悲喜劇皆擅,演劉金定、胡不歸、暴雨殘梅、林黛玉、紅娘是她成名之作。武戲擅刀馬旦、武旦,演《劉金定斬四門》的劉金定,佘賽花、葛嫩娘、穆桂英、梁紅玉、白素貞、女兒香、十三妹、紅娘子、花木蘭、紀鸞英、樊梨花、雙陽公主多位英雄女將,威風凜凜,英姿颯爽,她威武之俠女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深印戲迷腦海,爲同行及觀衆所稱讚。粵劇:紅樓之鄉照水人所聽聞的粵劇“紅戲”,若論粵劇演林黛玉最為美妙怡人者,包括上世紀之內以至本世紀,數梨園藝壇中無人能媲美者,該推有生黛玉佳譽之楚岫雲,以及名旦鄭秋怡也!演賈寶玉來說,薛覺先以瀟灑;呂玉郎以癡騃;陳笑風以倜儻;新馬仔以純情;任劍輝以黐身;何非凡以嬌嗲;羅家寶以樸拙;馮剛毅以可愛;小神鷹以率真,實各擅勝場。假使將各大名伶的特點取精用宏,與越劇拗拗手瓜,當如老李賣火石“劃過至知”!粵劇演“紅戲”比京劇早得多。清代鹹豐年間已盛行的“八大名曲”,而取材於《紅樓夢》的《寶玉哭靈》就是其中一大名曲。其後小生杞、未次伯、肖麗湘皆以演寶玉或黛玉出名。之後薛覺先與陳非儂合演《紅樓夢》、《寶蟾進酒》,無不認爲上乘之作。至四十年代則有楚岫雲與何非凡合演《情僧偷到瀟湘館》;新馬師曾、芳豔芬合演《寶玉哭晴雯》;任劍輝、陳豔儂合演《紅樓夢》與《黛玉魂歸離恨天》。而五十年代則有羅家寶、林小群合演《紅樓夢》;楚岫雲、呂玉郎合演《偷祭瀟湘館》;陳笑風、李豔霜合演《寶玉哭晴雯》;楚岫雲、羅家寶合演《金釧投井》;任劍輝、白雪仙合演《紅樓夢》;八十年代則有馮剛毅、鄭秋怡;陳曉明、林錦屏合演的《紅樓夢》;小神鷹、林錦屏合演《怡紅公子悼金釧》…總之“紅樓”戲在粵劇不絕如縷。可是此粵不如彼越,被上海越劇邁乎我粵劇之上,叫水人唔知點講至好。至於賈寶玉這位怡紅公子,到底應肥應瘦?粵劇的薛覺先、新馬、大哥風、何非凡、馮剛毅、羅家蝦、蓋鳴暉,無一不是瘦個子。只有呂玉郎及其追隨者小神鷹是肥躉躉。此中誰對誰不對?如照曹雪芹所著的《紅樓夢》,則明明寫這位“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的怡紅公子是:“面如滿月,目若朗星”,顯然是個“肥仔嘜”。那麽只有呂玉郎、小神鷹這兩位肥仔才對路了。這怕很難獲得共識。正是:怡紅公子古今中外算佢最情癡。至情至性,邊個都想像佢系美男兒。又點知寶二爺原來系個肥仔。薛覺先風流瀟灑,演賈寶玉誰不以佢爲師。估唔到肥躉躉嘅呂玉郎才合乎原著。不過舞臺講究形象美。後之演怡紅公子者,一定唔會系肥。”(龍舟)楚岫雲演藝傳奇一生影劇奇葩!演藝奇才!技藝淵博,文武狀元,刀馬名優,演悲喜劇勝手,擅演任何角色,演活眾多人物,情感表露淋漓盡致。表演戲目多不勝數,略述曾演名劇:紅娘,西施,香妃,貂嬋,燕燕,女兒香,王寶釧,胡不歸,葛嫩娘,佘賽花,王昭君,可憐女,玉堂春,董小宛,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綠野仙蹤,劈山救母,梵宮駙馬,蘇武牧羊,闖王進京,穆桂英掛帥,淒涼姊妹碑,偷祭瀟湘館,劉金定斬四門,梁山伯祝英台,狄青三取珍珠旗,梁紅玉擊鼓退金兵,十三妹大鬧能仁寺,紅娘子,白素貞,鴛鴦玫瑰,金釧投井,李仙…等,她身紮大靠帥旗車身打大翻,紮腳踩蹺大演南北派武藝,功架了得,巧文擅武,多才多藝,無論演刀馬旦、武旦、閨門旦、頑俏旦、青衣、彩旦、小旦,均擅勝長。名花旦楚岫雲走的圓台全行公認第一,走起來碎步非常細密,姿態穩定,美妙精彩,冠絕梨園,無出其右。她的水袖收放自如,抽捲細緻精雅,造詣高深絕倫。台風、身段,關目、做手,神韻、表情樣樣一流。楚岫雲演紥腳紅娘伶俐活潑,演林黛玉盡抒詩人才女氣質,演劉金定踩蹺紮腳車身打大翻,演蘇三起解、王寶釧…等盡顯功架,她的藝術造詣令人嘆為觀止!文武狀元楚岫雲全能藝術花旦王,1933至1966年活躍的紅伶大老倌電影明星。楚岫雲是一位擅演刀馬旦、武旦、傳統排場戲目、兼擅演青衣、閨門旦、俏皮小旦和悲喜劇角色的名伶。她台風莊重,圓台功、水袖功、踩蹺功、唸白功、大架功、碎步、靠靶圓台、…等造詣尤為深厚,一曲《可憐女》、《淒涼姊妹碑》、《嫦娥夜怨廣寒宮》、《黛玉焚稿》、《董小宛思公子》、《燕燕》(楚岫雲飾演聰明伶俐活潑乖巧的小婢燕燕)、《金釧別園》、《胡不歸》…唱得柔腸百轉。更難得她潔身自好,全無緋聞。演藝上楚岫雲少年十餘歲便成名,1938年上演了第一部電影梅知府當女主角碧容,38年至50年上演了十多部電影,全當女主角,1939年任桂名揚泰山劇團正印花旦,1940年任巨型班白玉堂的興中華第一屆班第二花旦,1941年勝任正印花旦(同在白玉堂的興中華第二屆班,楚岫雲升任正印花旦接替約滿離團的衛少芳,二花車秀英,三花陳艷儂),演至1941年底。1942年任覺先聲、平安等大班正印花旦至冬季,演出《紅娘》、《暴雨殘梅》、《劉金定斬四門》等新劇,成就驕人。楚岫雲1948至1949年在非凡響劇團,成功演活塑造了不少各類形象角色,演得活靈活現、聲情並茂,贏得了生黛玉、再世紅娘等等許多美譽。長勝擂臺永光明劇團1949年當紅至1959年,省港澳最受歡迎、最長壽巨型班霸。『睇戲要睇永光明,永光明老倌好技藝,好唱情,人靚、歌聲靚,富朝氣』。永光明台柱楚岫雲擁有卓絕優越的唱、做、唸、演、打精湛藝術實力,49年7月劇團成立即大受歡迎,票房賣座高冠全行,持續當紅至1959年,即時打低非凡響及省港所有劇團。【永光明劇團】台柱:楚岫雲、呂玉郎、馮俠魂、白超鴻、陸雲飛、小飛紅、黃君武;陳笑風、羅家寶、蔣世蘍、李雲、鄒潔雲《1949年中-1959年初》(每夜戲都必連演百餘至數百場滿座爆棚佳績)劇目:《西施》、《木蘭從軍》、《紅娘子》、《相思樹》、《可憐女》、《卓文君》、《葛嫩娘》、《玉堂春》、《王寶釧》、《穆桂英掛帥》、《鴛鴦劍》、《王昭君》、《董小宛》、《紅菱血》、《嫦娥奔月》、《劈山救母》、《牛郎織女》、《綠野仙蹤》、《新女兒香》、《碧容探監》、《梵宮駙馬》、《鴛鴦玫瑰》、《金釧投井》、《闖王進京》、《三娘汲水》、《偷祭瀟相館》、《淒涼姊妹碑》、《梁山伯祝英台》、《劉金定斬四門》、《打破玉籠飛彩鳳》、《陳世美不認妻》、《狄青三取珍珠旗》、《沖天野鶴會嫦娥》、《梁紅玉擊鼓抗金兵》、《十三妹大鬧能仁寺》、《迷樓俠影》、《撲火春蛾》、《蘇武牧羊》即《猩猩女追舟》、《多情孟麗君》、《樊梨花》、《燕燕》、《三春攻城》、《香妃》、《紅俠》、《雪影寒梅》、《萬刦紅蓮》、《暴雨殘梅》、《劉永福》、《風雪悼鵑紅》、《一張白紙告青天》、《二八嬌妻一歲郎》、《夢斷殘宵》…【廣東粵劇院一二團】擔演:楚岫雲、衛少芳、鄒潔雲、呂雁聲、羅品超、陳笑風、靚少佳、盧啓光、陳少棠、鄭綺文、劉美卿、羅家寶)《1960-1966年》《黛玉歸天》、《佘賽花》、《白蛇傳之斷橋會》、《蘇三起解》、《猩猩女追舟》即《蘇武牧羊》之回朝送別乘舟一幕、《胡不歸》、《秋胡棄妻》、《別窰》、《回窰》、《月夜借紅燈》、《董小宛》(下本和陳笑風演)、《李仙刺目》、《荊軻》、《林沖》、《三帥困牛山》、《李文茂》…非凡響劇團第二屆至第五屆班(台柱:楚岫雲、何非凡、陸雲飛、譚玉真、白龍珠、麥炳榮、鳳凰女)《1948-1949年》《西廂記》(紅娘)、《花落鴛鴦塚》、《情之味》、《風雪夜歸人》、《一曲鳳求凰》、《夜吊白芙蓉》、《玉樓人醉杏花天》、《蝴蝶大王》、《福將霸王妃》、《風雪訪情僧》、《斷雨殘雲》、《月上柳梢頭》、《情僧偷到瀟湘館》等等。興中華劇團第二屆(台柱:楚岫雲、白玉堂、馮俠魂、車秀英、曾三多、小覺天、李海泉、陳艷儂、沖天鳳)《1941-1942年》《火樹銀花》、《岳家軍》、《一家七賢》、《黃飛虎反五關》──(多集)(一、二、三、四本)(楚岫雲先飾賈氏,後飾九尾狐妲己)、《三審玉堂春》、《劈山救母》、《催粧嫁玉郎》等。覺先聲劇團(台柱:楚岫雲、薛覺先、呂玉郎、鄧碧雲、劉克宣)《1942年》《紅娘》、《暴雨殘梅》、《嫣然一笑》、《歸來燕》、《胡不歸》、《王昭君》(楚岫雲飾王昭君)、《梁山伯祝英台》等。覺先聲劇團(台柱:楚岫雲、薛覺先、馮俠魂、小飛紅、梁國風)《1947年秋冬》《紅娘》、《暴雨殘梅》、《雷鳴金鼓》、《雪野哀鴻》、《胡不歸》、《梁山伯祝英台》等。平安劇團(台柱:楚岫雲、羅品超、曾三多、張活游、區倩明)《1942年》《劉金定斬四門》、《熬星降地球》、《木蘭從軍》、《大開鐵坵墳》、《難兄難弟》、《薛剛反唐》等。《1942年底-1947年抗日戰爭期間和勝利其後兩年》,楚岫雲即被受聘和馮俠魂組青年偶像劇團在泰越各地登台演出,五年以來哄動越南和泰國。演出過的首本名劇戲寶:《嫦娥奔月》、《霸王別姬》、《梁紅玉擊鼓抗金兵》、《花木蘭代父從軍》、《十三妹大鬧能仁寺》、《多情孟麗君》、《女兒香》、《劉金定斬四門》、《梁山伯祝英台》、《穆桂英掛帥》、《霓裳羽衣》、《西施》、《猩猩女追舟》、《王寶釧》、《碧容探監》、《樊梨花》、《王昭君》、《紅娘》、《三春攻城》、《文姬歸漢》、《刁嬋》、《金蓮戲叔》、《暴雨殘梅》、《胡不歸》等。金龍劇團(楚岫雲、馮少俠、綠衣郎、梁飛燕、靚榮、白駒榮)《1947年秋》《關公月下釋刁蟬》、《花街神女》、《霸王別姬》丑生王陸雲飛簡介(1919-1968)名伶傳真原名陸國基,曾用“陸零六”藝名,新會縣人。十歲投班學藝,十七歲拜花旦肖麗章爲師,搭班演出於省、港、澳及東南亞各地,以醜生成名。抗日戰爭前夕與馮鏡華等在上海組振南天班。民國二十八年(1939)赴美演粵劇、拍電影還兼營汽車修理業。民國三十七年回國並帶回旋轉燈光,稱“宇宙燈”,在舞臺使用,轟動一時。陸雲飛1949年7月起在永光明粵劇團任醜生,與楚岫雲、呂玉郎、小飛紅四大天王天頂王牌大老倌長期演出無間,持續合作十年之久,演出過無數膾炙人口的戲寶,觀眾稱讚他們好技藝、好唱情,讚譽陸雲飛為豆泥飛腔、呂玉郎為玉喉鏡腔、楚岫雲為動人岫雲腔、小飛紅為甜美紅腔,長期演出爆棚賣座,譽滿省、港、澳。1959年初入廣東粵劇院。陸雲飛的醜生表演,生活氣息濃郁,講究拙中見巧,靜中見動,身形步法慢中見緊,觀衆稱之爲“面懵心精”(面孔呆滯,心裏機巧)。他的拖腔不時類比“吉他”的滑音,奇趣橫生。演《三件寶》《盲公問米》…受到戲劇界人士一致讚賞。在《劉金定斬四門》反串彩旦,飾劉金定(楚岫雲飾演)的侍女嬌嬌,《穆桂英》反串演木瓜,大唱木瓜腔,精彩絕倫,他給觀衆留下深刻的印象。蝦腔羅家寶 名伶傳真1942—1948年在香港、澳門、廣州各粵劇團當學徒。1949—1953年到越南、柬埔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參加劇團演出。1954年回廣州,參加“太陽升”、“東方紅”演出。1956—1957年參加大型班霸“永光明”劇團演出。劇劇狂滿。1958年加入廣東粵劇院。1960年到北京《中國戲曲藝術研究班》學習。1987年演出《夢斷香消四十年》(飾陸遊),獲省第二屆藝術節表演一等獎。1991年移居澳洲。他的唱腔博取衆長,自成一家,人們稱之爲“蝦腔”。特點是低音響亮厚質,共鳴和諧,吐字清晰,行腔樸實自然,易爲傳唱,在粵劇唱腔中有較大影響。所演出的古裝劇目有:《鴛鴦玫瑰》、《金釧投井》、《玉河浸女》、《血濺烏紗》、《紅梅記》、《蘇小妹三難新郎》、《牡丹亭》、《妒火焚琴》、《袁崇煥》、《胡不歸》、《柳毅傳書》、《荊柯》、《梁山伯與祝英台》、《夢斷香銷四十年》;現代劇:《山鄉風雲》、《紅霞》、《爭兒記》等。曾任院藝術指導、副院長。1995年12月回廣州及家鄉順德舉辦名爲“梨園繽紛五十年羅家寶粵劇藝術欣賞會”個人藝術專場。2002年舉辦“羅家寶粵劇藝術六十年”一系列紀念活動:出版了《藝海浮沈六十年》、《羅家寶曲集》,舉辦藝術研討會,演出了經典名劇《夢斷香銷四十年》。粵劇大老倌正印小武馮俠魂 名伶傳真馮俠魂乃成名於三十年代之粵劇大老倌,扮相俊俏,武打精湛出色,三十年代拍男花旦陳非儂,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先後在馬師曾的太平劇團和白玉堂的興中華劇團任正印小武,後又在勝利年劇團拍唐雪卿,抗戰時期他拍著名花旦楚岫雲在美加及越南泰國等地演出,大受歡迎,哄動異城,1947年回港後曾參加各大劇團演出,1952年加入巨型猛班永光明劇團,1955至1956年兩年間拍楚岫雲演「牛郎織女」一劇,轟動梨園,持續連演滿座近三百場次佳績。廣州五十年代四大小生之一呂雁聲 名伶傳真著名文武生呂雁聲,五十年代在廣州與呂玉郎、陳笑風、羅家寶稱為四大小生。呂雁聲文武雙全,聲色藝唱打演佳。1950年他在廣州自組永光榮劇團任文武生,專演其叔父呂玉郎在大型班永光明劇團所演出過之劇目。及後在南方等劇團任文武生,演了不少好戲,如「梅郎與布娘」、「路遙知馬力」、「三脫狀元袍」、「蘇秦封相榮歸」等。1959年加入廣東劇院二團,期間曾與名花旦楚岫雲合演「月夜借紅燈」,連場爆滿。何車:喜歡聽你講古。技藝差、票房佳、何非凡否?1947年中楚岫雲榮歸回港先後拍馮少俠、薛覺先演出即哄動爆棚,一鳴驚人。1948至1949年中她拍何非凡在非凡響班演出了十多個文戲,劇劇爆棚,以致當時的娛樂報,每天都佔有大半版紙篇幅,讚頌楚岫雲的表演藝術如何如何精湛出色:不負梨園早揚名,工夫老到益能精:唱做俱佳、文武兼備、爐火純青、聲色藝全、前途遠大等許多許多的稱讚好評。何非凡則只在半版紙內的最下端只有一小格,由班中宣傳部門登出之廣告內宣傳寫著:單聽主題曲值回票價幾隻字攪做新綽頭。查實如果單單為了聽主題曲,沒必要購買戲票入戲院觀看全劇達五至六小時,只需在家中或往涼茶店聽收音機現場直播全劇時,單單聽全劇當中那一小段廿分鐘主題曲便足夠,何況當時進入戲院看戲也非常之奢侈昂貴,耗費一般人大部分薪金。其實早前那個年代的觀眾,並不是像今天的只須聽唱,還是欣賞全面唱唸做打的伶人。根本48年非凡響觀眾爭相購票入場是好奇要觀賞久仰大名、剛從美加泰越載譽榮歸聲威遠播遠近馳名的超級新巨星楚岫雲。觀眾心目中楚岫雲是一位青春艷麗可人的新面孔卻又是演技老練、演活角色人物的年輕花旦:聞得她唱演打卓越文武精優聲色藝俱佳、早已名揚省港,是必要捧場一睹她唱做優異之超卓台風技藝,以致非凡響第二屆至第五屆爆棚旺台。1949年7月楚岫雲和陸雲飛在非凡響演至第五屆,就被呂玉郎撬聘過檔組成永光明劇團,永光明從1949年中演至1959年初,票房賣座全行之冠,夜戲每劇必連演百多至三百多場次的高紀錄。49年中楚岫雲過檔永光明拍呂玉郎,非凡響的旺勢即時轉去了永光明,從此永光明持續十年爆棚旺台。楚岫雲演出無間當紅至66年。是誰影響非凡響第二至第五屆叫座力一目了然。而何非凡於1949年10月再度組第六屆非凡響拍車秀英、徐人心,49年12月又組第七屆換拍了秦小梨,很快便散班跟著又組第八屆、第九屆…非凡響,每屆班期僅維持三數十天,不復非凡響第二屆至第五屆當時連演年餘爆滿盛況,票房也比當時大為遜色。確實何非凡之前拍過無數花旦的演出都全不叫座,1947年底自組第一屆非凡響班拍芳艷芬,同樣不叫座很快散班。到1948年初拍了楚岫雲才劇劇爆棚。事實上是因為楚岫雲唱演俱佳而令非凡響旺台收得,可惜只因為她一向長期演出無間,無空暇去灌錄唱片以留傳後世。相反何非凡很多時間沒有演出,所以灌錄了大批唱片,兼且拍了大量七日鮮電影,留下來不少影音給人欣賞,因而名氣不衰。致令當今有人誤解當年非凡響之轟動,全歸功給何非凡唱主題曲。1947年底何非凡組第一屆非凡響拍芳艷芬、鳳凰女,因票房不佳很快便散班。1948年初何非凡再組第二屆非凡響,換拍楚岫雲和陸雲飛、二花譚玉真,演出《情之味》、《西廂記》(紅娘)、《花落鴛鴦塚》、《月上柳梢頭》、《風雪夜歸人》、《玉樓人醉杏花天》、《一曲鳳求凰》、《夜吊白芙蓉》、《蝴蝶大王》、《福將霸王妃》、《斷雨殘雲》、《風雪訪情僧》、《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十多個文戲,劇劇爆滿,持續旺台至第五屆達三百多場,並非現今坊間所傳單演情僧偷到瀟湘館一劇,或單憑情僧一曲而使之賣座三百餘場之訛傳。何非凡1948年之前演出全不叫座。他1949年和楚岫雲分道揚鑣後,他先後在廣州、香港再多次組織了多次班演出,但拍檔花旦總是比1948年時的楚岫雲遜色不少,他因此就一直風光不再,票房也每況愈下大不如前,再難復1948年當時那般旺台賣座,之後還要動用1948年所賺來金條補貼以後的演出。何非凡五六十年代沒有演出時在香港灌錄了許多全劇全集粵曲唱片催穀名氣,還灌錄了幾次情僧主題曲唱片;更進一步錄了一套只有寶玉唱、沒有黛玉唱的〔情僧偷到瀟湘館〕只有兩小時的所謂全劇唱片,經常在電台播出,現今的聽眾都誤以為是他當年和楚岫雲演出時長達五至六小時的足版演出版本。其實何非凡48年和楚岫雲演出過情僧偷到瀟湘館此劇外,之後他從來沒有再和其他超級大花旦演出過該劇,只是56年和鄭碧影拍了一齣電影,片中為了特出他自己,同樣是只有寶玉唱、沒有黛玉唱的。但另邊廂被譽為翻生林黛玉的名花旦楚岫雲,就則於四、五、六十年代都持續常再有演出黛玉角色:一九四八年楚岫雲和何非凡合演情僧偷到瀟湘館滿座百餘場,1954至55年楚岫雲又在大班永光明劇團再與呂玉郎合演《偷祭瀟湘館》連滿三百場,1960至1965年楚岫雲又再多次演出《黛玉焚稿歸天》連場滿座。(戲迷)楚岫雲、馮俠魂1955至1956年在永光明劇團夜戲合演牛郎織女,連滿兩百多場,蘇翁曾說過楚岫雲演出非常叫座,因她已是當代賣座最佳保證之票房皇者。盧丹、鄭衛國也說楚岫雲演出非常賣座爆棚。何非凡(1919—1980)從跑龍套開始。師事李叫天、陳醒章、石燕子等。曾當過馬旦。先後加入「大羅天」、「黃金」、「樂其樂」、「紅棉」等劇團,未有成名。1947年底何非凡自組第一屆非凡響劇團,第一屆班拍花旦芳艷芬,票房未有起色,散班收場。1948年初何非凡自組第二屆非凡響,這一屆班他換聘從外國演出載譽歸來香港的名花旦楚岫雲任正印花旦,楚岫雲精湛卓絕的表演技藝成功令非凡響劇團一轉頹勢,第二屆班至第五屆非凡響班果然一飛沖天,劇劇爆滿,情僧偷到瀟湘館一劇連滿百餘場,劇中楚岫雲演林黛玉爐火純青,聲情並茂,入木三分,動人心絃,贏得了“生黛玉”之美譽,再加上名醜陸雲飛反串石春演唱哭祭槐花樹一場哄得台下大笑。楚岫雲在《西廂記》演紅娘一角絲絲入扣,維妙維俏,精彩絕倫,再贏得了“生紅娘”之美譽,而楚岫雲的唱腔流水行雲,脫穎特出,唱功繞樑三日,被譽為「岫雲腔」,合作年半以來,第二屆非凡響班至第五屆賣座成功令班主拍檔何非凡的名聲也因而響了起來。文革時一天我到二沙頭體育館。通往的橋頭站立著許多人,許多還是少男少女,遙看我們,言笑晏晏,指指劃劃,情緒高漲。我正在想,為何我們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呢?直到走近了,我才發覺他們的眼光不是投向我們,而是集中在我們後面的粵劇紅伶身上。他們一上來,那些熱情洋溢的、期待著的眼光馬上變成了一片迷惘。有的說:「這是楚岫雲嗎?她哪有力氣在《六國大封相》裡紮腳推車啊?」我看過楚岫雲的戲,此刻的她,身體搖搖欲倒,移一步只有兩三寸,也沒有人去攙扶她。看來她真的要走最後一程了。在那青春煥發的戲迷對比下,真不知誰羨慕誰!反串六國大封相兩宮燈由馮俠魂、黃鶴聲(他兩人都是文武生而反串花旦)飾演,還要踩橋(紮腳)上場,扭擰作態,博得台下噱笑連聲。文武狀元聲色藝佳花旦王楚岫雲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曾任師範中學校長,常帶她看大戲,故薰陶出她演戲的志向。家中當時有手搖留聲機常播粵曲唱片,她在旁越聽越入迷跟著哼唱,熟記什麼叫二黃、中板、滾花、二流、南音、士工慢板,唱熟正反線、乙反各曲式;又創作自己的唱腔。小小年紀的她還決心拜師學起戲來,刻苦鑽研學習排場戲和武打功架,每天勤練基本功,不久便能打翻;身段、水袖、踩蹺、走圓台超優美,又可劈一字馬、踢槍打脫手…她不但歌聲清脆亮爽,做功更是一日千里。演技感人兼名字出眾的她很快便紮為正印花旦,四十年代已譽為四大名旦,五、六十年代列名旦冠首。斯人永逝藝苑留香,紀念粵劇表演藝術家楚岫雲[彭壽輝、劉玲玉]提起粵劇表演藝術家楚岫雲,許多觀眾還記得她塑造的藝術形象───劉金定、十三妹、嫦娥、織女、紅娘、黛玉、王寶釧、趙顰娘、蘇三、紅娘子、林沖娘子…。舞台上的她亦文亦武,充滿藝術魅力,使人難以忘懷。48年她與何非凡主演的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十多劇,劇劇滿座,在香港廣州連演三百多場,以致當時有一家新建的酒家就命名為瀟湘館,開張當日特邀翻生黛玉楚岫雲前來剪綵致慶,剪綵之時萬人空巷觀者如雲,場面極為熱鬧!由此足見楚岫雲技藝之高,唱演之優,名聲之隆,擁躉之多,票房之佳,世界之冠。楚岫雲演林黛玉聲情並茂,唱做演技精湛,當時被譽為“生黛玉":她演荷鋤葬花觀眾為之動容,演焚稿歸天聽者垂涕。她把體質柔弱、病態懨懨、多愁善感、愛恨交煎、品格雅潔高尚的黛玉,恰如其份地集中表現在角色身上,塑造出一個栩栩如生古典美人形象。電影第一女俠楚岫雲,她集刀馬、青衣、閨門、小旦於一身,武打頂好了得,演悲喜劇全居勝首,唱做兼優。過去凡有她演出的劇團賣座就必創驚人紀錄。她主演的每一出劇碼例必持續上演過百至三百場次爆滿,特別是演黛玉、劉金定、可憐女、王寶釧、顰娘、嫦娥、蘇三,更是各曾演上六七百場滿座,她畢生演出多達萬場。 |
撮影日 | 2016-04-08 08:28:36 |
撮影者 | 唱做唸打翻超優聲色藝#1楚岫雲戲迷團 |
撮影地 |